要约合同的成立时间是多久?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同时要约合同成立依据有以下几点: (一)要约是特定合同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发出要约的目的在于订立合同,要约人必须使接收要约的相对方能够明白是谁发出了要约以便作出承诺。 (二)要约必须向要约人希望与之缔结合同的相对人发出。合同因相对人对于要约的承诺而成立,所以要约不能对希望与其订立合同的相对人以外的第三人发出。 (三)要约必须具有缔约目的并表明经承诺即受此意思表示的拘束。 (四)要约的内容必须具备足以使合同成立的主要条件。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约定有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明确规定承诺应当在要约确定的期限内到达要约人。要约中明确规定了承诺期限或者要约的有效期的,受要约人应当遵守该期限。明确规定承诺期限的,则在该期限内,受要约人的承诺应当到达要约人始为有效。要约有效期,应当视为承诺期间,但一般的,在要约的有效期内作出承诺的,该承诺应当为有效。而非以到达要约人为要求。承诺期限可以是一定时间,也可以确定为到某日为终止。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信件的邮戳日期开始计算。要约以电话、传真等快速通讯方式作出的,承诺期限自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开始计算。 2、未约定承诺期限或者要约有效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要约没有确定承诺期限的,要约以对话方式作出的,应当即时作出承诺,但当事人另有约定的除外;要约以非对话方式作出的,承诺应当在合理期限内到达。
要约订立的合同,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
要约合同成立时间是多长时间
要约的成立时间是: 1、如果要约是以对话的方式作出的,自对人知道其内容时成立生效; 2、如果要约是以非对话的方式作出的,自到达相对人时成立生效; 3、如果要约是采用数据电文形式的、自进入指定的特定系统,或相对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数据电文进入
2021.04.15 240 -
合同成立的时间是多久,合同一般多久成立
合同成立的时间是签订合同的双方当事人后一方签订完成后合同即成立,合同一般法律没有限制合同采用书面形式的,自承诺到达要约人时合同成立;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采取确认书形式时,签订确认书时合同成立。
2021.04.01 182
-
要约合同成立时间是多久
在没有法律规定以及约定的前提下,要约合同成立的时间为承诺生效时。根据《民法典》第四百八十二条规定,要约以信件或者电报作出的,承诺期限自信件载明的日期或者电报交发之日开始计算。信件未载明日期的,自投寄该
2022-06-05 15,340 -
要约合同成立时间是多久?
要约订立的合同,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2022-06-09 15,340 -
要约合同成立时间时间为多久
要约订立的合同,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
2022-06-10 15,340 -
要约合同成立时间是多长时间
要约到达受要约人时生效。 采用数据电文形式订立合同,收件人指定特定系统接收数据电文的,该数据电文进入该特定系统的时间,视为到达时间;未指定特定系统的,该数据电文进入收件人的任何系统的首次时间,视为到达
2022-05-14 15,340
-
01:43
合同成立的时间怎么确定
合同成立的时间怎么确定 合同作为双方甚至是多方的法律行为,只有经过合同当事人的一致合意,才能算成立。根据合同法的规定,不论是双方协议还是多方协议,当事人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合同才算成立。换句话说,承诺生效时合同成立。但是,由于承诺
1,181 2022.04.17 -
01:06
合同成立的时间如何确定
合同成立时间的确定方式如下: 1、承诺生效,在双方没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承诺生效便意味着合同的成立; 2、当事人签字盖章,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签订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 3、当事人签字确认书。 合同成立条件如下: 1、
593 2023.01.04 -
01:08
合同违约诉讼时效是多久
合同违约是指违反合同债务的行为,亦称为合同债务不履行。这里的合同债务,既包括当事人在合同中约定的义务,又包括法律直接规定的义务,还包括根据法律原则和精神的要求,当事人所必须遵守的义务。仅指违反合同债务这一客观事实,不包括当事人及有关第三人的
1,6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