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审期间发现新罪并案处理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诉案件二审中发现新的事实和证据的,不管事实和证据来源于何处,都应当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理由如下: 一、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虽可直接改判,但发回重审更加符合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价值取向。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对一审认定有罪但避重就轻量刑,在二审时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的,虽可直接改判,但若二审改判加重刑期的,这样的判决实际上是仅经过了一个审级的审理,实质上会变相剥夺了其申请复审的权利,所以,应当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二、发回重审有利于保障被告人的上诉权、辩护权等合法权益。如果二审法院直接采信新证据,撤销原判作出有罪的生效判决,并据此被告人的改判加重刑期,将导致被告人丧失了对依据新证据作出的加刑罪判决进行上诉救济的机会,实际上变相剥夺了被告人对罪行判决的上诉权和进行辩护的权利。 《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不服第一审判决的上诉、抗诉案件,经过审理后,应当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认定事实和适用法律正确、量刑适当的,应当裁定驳回上诉或者抗诉,维持原判; (二)原判决认定事实没有错误,但适用法律有错误,或者量刑不当的,应当改判; (三)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原审人民法院对于依照前款第三项规定发回重新审判的案件作出判决后,被告人提出上诉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的,第二审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判决或者裁定,不得再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二审期间发现漏罪的处理:应该采用先并后减原则进行数罪并罚。数罪并罚是指对犯两个以上罪行的犯人,就所犯各罪分别定罪量刑后,按一定原则判决宣告执行的刑罚。
-
-
审查起诉期间发现新的犯罪应该怎么处理
检察院在审查起诉阶段发现有新的犯罪事实,在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情况下,可以直接起诉,或者退回公安机关补充侦查,属于检察院管辖范围内的自行侦查。
2020.09.29 268 -
取保候审期间发现旧案怎么处理
取保候审期间发现旧案的分情况处理: 1、如果以前的旧案子是刑事案件,而且是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刑罚已经执行完毕(宣告缓刑的除外),距今不满5年,那么再次犯罪,是累犯,这次是不能宣告缓刑的。 2、如果不符合上述条件之一,不构成累
2020.11.07 1,620
-
二审期间发现新的犯罪的话是不是要推翻重新审查?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五条的规定,虽可直接改判,但发回重审更加符合刑事诉讼法保障被告人合法权益的价值取向我国刑事诉讼实行二审终审制,对一审认定有罪但避重就轻量刑,在二审时发现新的犯罪事实和证据的
2022-06-18 15,340 -
缓刑考验期内又犯新罪的并案或者发现缓刑期间又犯新罪的处理是什么
刑法第六十九条判决宣告以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以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的刑期,但是管制最高不能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能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最高不能超过二十
2022-01-26 15,340 -
缓刑期间发现新罪怎么处理
1、在缓刑期间发现犯罪分子有新罪的,人民法院应当撤销缓刑,对新发现的罪作出判决,并把前罪和后罪所判处的刑罚,在总和刑期以下、数刑中最高刑期以上决定执行的刑期。 2、《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七十七条
2022-06-12 15,340 -
一审中新发现的证据怎么处理一审期间发现新的证据或者瑕疵如何处理
一、答辩状提交与否,不影响庭审; 二、一审结束后新发现的证据。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四十一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五条第一款规定的“新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 (一)
2022-05-04 15,340
-
01:36
发生工伤的处理流程是怎样的发生工伤的处理流程一般为: 1、及时送往医院治疗; 2、申请工伤认定,由单位或者个人向当地劳动部门申请认定工伤; 3、申请劳动能力鉴定,在员工治疗完毕或者达到一定医疗期之后向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申请工伤鉴定,判定伤残等级; 4、待遇审核,
19,487 2022.06.14 -
00:55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审查期限,即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时间最慢不能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还有法律规定情况之一的,经过批准之后,可以把时间延长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还需再延长时间的,则要报请最高法院进行批准
5,035 2022.04.15 -
00:59
对二审发回重审的裁定不服对二审发回重审的裁定不服,可以申请审判监督程序。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人民法院或者人民检察院提出申诉,但是不能停止判决、裁定的执行。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
5,321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