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合并中的债权人权益保障措施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在公司合并过程中,债权人享有多种权利,包括知情权、异议权,以及权利损害的救济请求权。 在公司合并即债务人变更的过程中,债权人享有知情权。合并各方公司有义务向债权人告知合并的事实及其享有的异议权。根据我国《公司法》第174条规定,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10日内通知债权人,并在30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异议权是保护债权人利益的核心,它确认了债权人对于公司合并的异议权。根据《公司法》第174条规定,债权人对公司合并有异议的,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债权人的异议应在接到通知之日起30日内或公告之日起45日内(未接到通知者)提出,否则视为同意合并。 如果合并公司为履行通知和公告义务或者不按照债权人的要求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债权人可就其权利损害提出救济请求权。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2018修正):第九章 公司合并、分立、增资、减资 第一百七十四条 公司合并时,合并各方的债权、债务,应当由合并后存续的公司或者新设的公司承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在债权债务关系中,债权人出于主动地位。为了确保债权人权益保护,债权人应注意把握或延长诉讼时效期的期限,积极申张自己的权利,活动法律保护。同时,也要适当运用法律武器,适当行使代位权,撤销权及强制执行权。
-
法律对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保障措施
法律对妇女文化教育权益的保障措施: 一、国家保障妇女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文化教育权利。 二、学校和有关部门应当执行国家有关规定,保障妇女在入学、升学、毕业分配、授予学位、派出留学等方面享有与男子平等的权利。 三、学校应当根据女性青少年的特点,在
2020.10.20 257 -
并购中小股东的权益保障是怎样的
在我国已经上市的股份有限公司并购小股东权益的保护:强化信息披露;听取律师事务所法律意见规定行使权益的条件;在股东大会投票时,关联方须回避表决;涉及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需进行正式评估;董事会须成立由独立董事组成的独立委员会,对并购重组相关事项进
2020.10.16 29 -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
我国法律规定,自然人之间以金钱为内容的借款,除当事人另有约定外,债权人可以请求债务人以实际履行的法定货币履行,债务人不履行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当债务人是公司法人的时候,如果法人有损害债权人的行为,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撤销法
2021.04.21 170
-
患者权益保障措施
1. 患者的基本权益是指他们在患病就医期间所拥有的能够行使的权利以及应该享受的利益。医务人员有责任尊重和维护患者的合法权益。 2. 医务人员应当依法维护患者最基本的权益,即有权获得适宜的医疗诊治。
2024-12-24 15,340 -
兴安盟旧城改造中的权益保障措施
近年来,对于旧城区改造、棚户区改造和城中结合改造等地块的房屋,其不同性质应当根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的规定,按照拆迁之时,被拆迁房屋周边类似房地产市场价格进行评估补偿。 对于农村集体土地
2024-11-15 15,340 -
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保全措施使债务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保障?
债权人在追收债务过程中,可以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决定是否在诉讼前采取申请财产保全措施,或者在诉讼过程当中申请采取财产保全措施。在实践中,债权人申请人民法院采取财产保全措施过程中,可能面临的法律风险主要有
2022-04-28 15,340 -
公司合并时,债权人对公司合并后的职责是什么,合并中债权人的权利
公司合并债权人有那些权利,公司合并中会产生公司财产与债务的转移,对债权人影响巨大。公司合并债权人通常享有以下权利: (一)知情权。在公司合并即债务人变更的过程中,债权人首先享有知情权。合并各方当事人有
2022-03-18 15,340
-
01:36
法律怎么保障债权人权益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法律如何保障债权人权益 法律保障债权人权益的方式有三种,分别是: 建立公司灭失预警机制。 监测公司的经营,能够发现危机信息并发出警报,把灭失风险引入公司内部,使公司、管理者、股东一起承担风险责任,使责、权、利成为有机整体
719 2022.04.15 -
01:03
什么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保障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如下: 1、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2、政治权利和自由; 3、宗教信仰自由; 4、人身与人格权; 5、监督权; 6、社会经济权利; 7、社会文化权利和自由; 8、妇女保护权; 9、婚姻、家
6,052 2022.04.17 -
01:07
分红权怎么保障分红应当人民法院来分配分红利润。各合伙人对财务有任何异议,可书面或口头向财务提出,财务人员负责解释,直至提升合伙人会议财务费用因私支出,由合伙人各自承担,因公支出,须事先至少经另一名合伙人书面或口头同意,口头同意的事后须经对方书面确认。《公
70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