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高利贷多久可以判刑,相关罪名规定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放高利贷多久可以判刑,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般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是两年。所以,放高利贷这种行为与时间是没有多大的联系,仅仅是在诉讼时效上有关联。 与高利贷有关的罪名是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五条 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放高利判刑与时间没有关系,一般只要有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就会被判刑,相关的罪名是高利转贷罪。
放高利贷多久可以判刑,高利贷是不受法律保护的,一般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是两年。所以,放高利贷这种行为与时间是没有多大的联系,仅仅是在诉讼时效上有关联。 与高利贷有关的罪名是高利转贷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行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经工商行政管理机关或主管机关核准登记的企(事)业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或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自然人等借款人。
-
高利贷罪可以判刑多久
刑法中有规定高利转贷罪,1.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020.08.11 107 -
放高利贷是什么罪名
放高利贷涉及什么罪 违反国家规定,未经监管部门批准,或者超越经营范围,以营利为目的,经常性地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发放贷款,扰乱金融市场秩序,情节严重的,以非法经营罪定罪处罚。
2020.06.19 556 -
放高利贷是什么罪可以判多少年
放高利贷是非法经营罪,一般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根据法律规定,2年内向不特定多人(包括单位和个人)以借款或其
2022.11.07 1,523
-
放高利贷多久可以判刑相关罪名规定是什么
放高利判刑与时间没有关系,一般只要有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就会被判刑,相关的罪名是高利转贷罪。
2022-06-06 15,340 -
什么是高利贷放多久可以判刑
放高利判刑与时间没有关系,一般只要有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就会被判刑,相关的罪名是高利转贷罪。
2022-06-08 15,340 -
赌场放高利贷会判多久相关的判决标准是什么
公民的常住户口迁出本市市辖区和本县行政区域的,在迁入地办理户口登记手续的同时换领居民身份证,申报换领新证的,户口登记机关发给新证的同时收回旧证。申报补领新证的,原证作废。
2022-08-27 15,340 -
放高利贷多少可以判刑
放高利贷的行为一般不会构成犯罪,不会被判刑。但如果放高利贷的行为构成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高利转贷罪、集资诈骗罪等刑事犯罪时,就会构成犯罪,要被判处刑罚。
2022-06-07 15,340
-
01:30
高利贷罪要判刑多久
刑法中没有高利贷罪,只有高利转贷罪,高利转贷罪的量刑如下: 1、以转贷牟利为目的,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违法所得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 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718 2022.10.08 -
01:35
放高利贷犯的是什么罪
在我国现行有效的法律中,并没有将放高利贷定性为犯罪。一般而言,单纯的放高利贷并不会构成犯罪。 但是放高利贷是一种违法行为,根据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借款人与借出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需要支付利息如果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没有约定利息。借款人
230 2022.04.15 -
01:08
个人放高利贷是什么罪
个人放高利贷可能构成高利转贷罪。个人放高利贷的行为,如果不触犯《刑法》的相关规定,是不构成犯罪的。构成犯罪需要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第一,行为人具有转贷牟利的目的; 第二,行为人具有套取金融机构信贷资金,高利转贷他人的行为,侵犯了国家对信贷资
3,27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