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时效中断效力是什么有没有法律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刑事诉讼时效的中断法律规定在《刑法》第八十九条第二款,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刑事案件的最高追诉时效为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
民事诉讼时效中断的条件如下: 1.引起诉讼时效中断的事实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其特点在于均是当事人有意识的行为,包括起诉、权利人主张权利或者义务人同意履行义务的行为。 2.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发生在诉讼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均产生中断的法律效力。 3.从诉讼时效中断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起算。 4.当发生不可抗力致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时,不能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
民事诉讼中诉讼自认有什么法律效力
民事诉讼自认的法律效力: (一)自认对当事人的效力。对于作出自认的当事人而言,需要承担因承认于已不利事实而带来的法律后果,而且自认一旦作出,除非法定原因,不得撤销,同时也不能提出与自认事实相反的主张。 (二)自认对法院的效力。自认的效力不仅
2020.07.28 263 -
民事诉讼法律效力规定
1、对人的效力:我国的民事诉讼法适用于所有在我国领域进行民事诉讼的人。 2、对事的效力: (一)《民法典》调整的平等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二)由《民法典》调整的婚姻关系、继承关系、收养关系纠纷所发生的案件。 (三
2020.07.27 269 -
担保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什么
担保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规定是对于担保的保证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担保的保证期间根据担保人和债权人的约定确定,当事人之间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为主债权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2021.03.26 174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有什么规定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
2021-10-01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的法律效力有何规定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
2021-08-04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法律效力的规定是什么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
2021-09-30 15,340 -
诉讼时效中断法律效力是否有效
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发生后,已经过的时效期间归于无效,中断事由存续期间,时效不进行,中断事由终止时,重新计算时效期间。但如何确认中断事由的终止,因事由的性质有别而有所不同: (1)因请求或同意中断时效的
2021-07-06 15,340
-
00:53
诉讼时效的中断
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5,164 2022.04.18 -
01:26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
承诺书有没有法律效力,要根据其是否符合法律生效要件来确定,具体的条件如下: 1、出具承诺书的当事人是否具备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出具承诺书是否出于真实的意思表示; 3、承诺书的内容是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相关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承诺
561 2023.03.22 -
01:28
民法典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2020年颁布的民法典,采纳了民法总则确定的诉讼时效新规定。与过去民法通则的诉讼时效规定不同,民法典和民法总则将普通诉讼时效规定在了三年的期间。 也就是说,在以前发生民事纠纷时,权利人只能在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侵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的2
2,109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