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西城区人民法院民事判决书范本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原告北京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原告)与被告北京B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被告)承揽合同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由代理审判员谢江军独任审判,公开开庭进行了审理。原告的委托代理人张华东及被告的委托代理人施晓多、姚金明到庭参加了诉讼,被告于开庭后将委托代理人施晓多变更为刘志刚。本案现已审理完毕。 原告诉称:原、被告于2006年8月16日签订了“天安国汇”精装修设计协议,由被告委托原告承担“天安国汇”项目工程“公寓部分”的精装修工程设计工作,双方约定本精装设计费一次性包死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被告应在原告提交设计成果时支付原告设计费16万元,样板房竣工后7日内支付余款4万元。合同签订后,原告及时完成并按约定交付了装修设计工作成果,该项目工程也在2007年2月初竣工验收并早已交付使用,但被告至今拖欠原告设计费10万元未付,给原告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故起诉要求被告支付原告设计费10万元并支付逾期付款的利息损失(自2006年8月23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以本金6万元为基数;自2007年2月2日起至2008年6月30日止以本金4万元为基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存款利率计算)。 被告辩称:原告所述属实,但原告没有完全按照双方约定的设计内容提供设计图纸;按合同约定原告应于合同签订后十日内提供全部资料,但原告是2007年1月9日才交付的,因此原告存在违约行为,故不同意原告的诉讼请求。 经审理查明,2006年8月16日,原告(乙方)与被告(甲方)签订“天安国汇”精装修设计协议书。协议约定,甲方委托乙方承担“天安国汇”项目工程“公寓部分”的精装修工程设计,设计内容:经甲方确认的两套公寓户型的精装修设计、含方案图设计、施工图设计、全部功能房间效果图设计。…… 设计时间:自签订本协议后10日内提交设计内容的全部成果资料,含图纸、效果图等。设计费用及支付方式:本次精装设计费一次性包死价格为20万元人民币(含变更设计费)。提交上述设计内容的全部成果资料,含图纸、效果图等的同时支付16万元,两套样板房竣工后7日内支付余款4万元。协议签订后,原告于2006年8月23日向被告交付了协议约定的设计成果,有被告的总工程师夏孟越签收。2007年2月2日,由建设单位(被告)、施工单位、设计单位(原告)三方对样板间进行了工程质量竣工验收,验收记录记载有:竣工日期2007年1月28日;验收结论为分部工程、质量控制资料核查、安全和主要使用功能核查及抽查结果、观感质量验收四项符合要求,综合验收结论项目中须对部分细节进行修整。原告认可收到过被告支付的10万元设计费,且被告陈述称按照合同约定尚欠原告10万元未付。 上述事实有当事人提交的《“天安国汇”精装修设计协议书》、签收单、验收记录、天安国汇公寓设计方案及当事人陈述等证据材料在案佐证。 本院认为:原告与被告所签订的《“天安国汇”精装修设计协议书》为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且不违反法律规定,为合法有效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均由合同加以规定并应得到认真履行。本案中原告在协议约定的时间向被告提交了设计成果,被告理应依约在原告提交全部设计成果资料的同时向其支付设计费16万元,但在实际履行过程中,被告只向原告支付了10万元设计费,且在样板间竣工后,即付款条件成就时,没有依据协议向原告支付余款。故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设计费的诉讼请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关于原告没有按合同约定于合同签订后十日内提供全部资料,及原告没有完全按照双方约定的设计内容提供设计图纸的答辩意见,由于其提交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主张,本院不予支持。鉴于被告至今未付剩余设计费,原告向被告主张利息损失,理由正当,本院予以支持。但根据合同约定,其利息起算日应为自2006年8月24日起以6万元为基数;剩余的4万元设计费,应当自竣工后满7日起算,即自2007年2月5日起以4万元为基数。原告主张按存款利率计收利息,并截止至2008年6月30日,本院不持异议。综上所述,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八条的规定,判决如下: 一、被告北京B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于本判决生效后十日内给付原告北京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设计费十万元及利息损失(自二ΟΟ六年八月二十四日起至二ΟΟ八年六月三十日止以六万元为基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自二ΟΟ七年二月五日起至二ΟΟ八年六月三十日止以四万元为基数,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率计算)。 二、驳回原告北京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的其他诉讼请求。 如果未按本判决指定的期间履行给付金钱义务,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之规定,加倍支付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案件受理费一千二百四十元,由原告北京A装饰工程有限公司负担五十元(已交纳),由被告北京B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负担一千一百九十元(于本判决生效后七日内交纳)。 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上诉于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上诉期届满后七日内仍未交纳上诉案件受理费的,视为放弃上诉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六条 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十日内作出终审裁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判决书中首先应当对原告、被告、第三人情况进行介绍,其次应当对案情进行一定阐述:原告与被告、第三人所有权纠纷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组成合议庭,并分别向各方当事人送达了告知审判庭组成人员通知书、民事起诉状副本、应诉通知书、举证通知书、当事人权利义务须知及开庭传票等相关法律文书。公开开庭对案件进行了审理。原告、被告、第三人均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到庭参加诉讼。本案现已审理终结。最后对原告的诉由和被告、第三人辩词进行整理,最后写明查明事实及判决结果:经审理查明、另查明、又查明以上事实,有当事人陈诉、当事人举证材料等证据。上述证据足以认定本案事实,本院予以确认。本院认为,依据判决如下:如不服本判决,可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本院递交上诉状,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上诉于中级人民法院。
调解书是根据双方的意思自治进行纠纷处理的法律文书,判决书是不以双方的意思自治而依法律做出的裁判文书。二者的法律效力相当,但属性不同。
-
民事调解书和法院判决书的区别?
1、解决纠纷的方式不同。民事调解书反映的是人民法院依法进行调解,促成双方当事人自愿、合法地达成协议的内容;民事判决书反映的则是人民法院依法以判决的形式解决纠纷的内容。 2、体现的意志不同。民事调解书在合法的前提下,主要体现了双方当事人的意志
2020.03.27 319 -
北京西城学区房政策
西城区规定,自2020年起,对适龄儿童入学登记地址及就读学校实施记录,自该房产地址用于登记入学之年起,原则上6年内只提供一个登记入学学位,6年内再有适龄儿童登记入学的,采取多校划片入学方式;2020年7月31日后新购房产家庭适龄子女小学入学
2020.06.06 209 -
北京西城区动迁规划
西城区:菜园街及枣林南里项目,四至范围:东起白广路西侧,北至枣林前街,西至菜园街,南至白纸坊西街。实施主体:广安融盛公司。占地面积:16.5公顷。光源里棚户区改造项目,四至范围:北起白纸坊东街,南至鑫城大厦,西临右安门内大街,东至半步桥胡同
2020.03.01 906
-
北京市人民法院第四次民事判决书
适用不动产专属管辖的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包括最高人民法院《民事案件案由规定》第三级案由“建设工程合同纠纷”项下与建设工程施工相关的七个第四级案由: (一)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 (二)建设工程价款优先
2022-08-12 15,340 -
涧西区人民法院判决书
各类案件之间、相同种类的具体案件之间千差万别,因此判决书不能拘泥习惯格式,不能千案一面,而应在规范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所谓创新,指的是适应案件变化的特点,为强化司法判决的理性含量而在文书制作方法上所做的
2022-08-21 15,340 -
峄城区人民法院判决书
在一审判决送达之日起,15天后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的话,那么送达当事人就会立即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
2022-08-08 15,340 -
东城区人民法院判决书
在一审判决送达之日起,15天后生效。如果是二审判决的话,那么送达当事人就会立即生效 《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四十七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
2022-08-21 15,340
-
00:53
民事判决书执行期限
民事判决书的执行期限是:六个月。人民法院作出了一审判决之后,当事人上诉的期限是十五日。如果是超过十五日不进行起诉的,判决书就会开始生效,而一审判决书执行的期限按规定书写明的期限进行执行。如果是法院做出的是二审判决,那么判决书自送达的时候进行
2,937 2022.05.11 -
01:03
民事案件二审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
民事案件二审开庭后多久下判决书,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二审开庭后下判决书是没有具体的时限,但是有明确了整个审理过程的时限。人民法院审理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人民法院审理对裁
2,990 2022.04.17 -
01:04
民事判决上诉期多少天
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那天起的十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最高人民法院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当事人不服不能上诉,
1,45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