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可以委托律师代为起诉离婚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事诉讼法》第62条:“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民事诉讼法》第62条规定了离婚诉讼当事人出庭的义务,同时还允许有例外,即当事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但这里的“特殊情况”法律并没有明确规定,相关的司法解释也没有对这些“特殊情况”进行释明。司法实务中,通常比照证人确有困难无法出庭作证的法定情形进行判定。证人无法出庭作证的法定情形是指:1)年迈体弱或者行动不便无法出庭的;2)特殊岗位确实无法离开的;3)路途特别遥远、交通不便难以出庭的;4)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的原因无法出庭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来说,民事案件委托有律师代为诉讼的,当事人可以不出庭。但是,离婚案件本身具有不同于一般民事案件的特殊性,是夫妻为解除现存的婚姻关系而要求法院行使审判权处理的有关身份关系的案件。在离婚案件中,法院应当保护离婚双方当事人的离婚自由,而诉讼代理人只能代为一定的诉讼行为,如起诉、应诉、上诉等,对当事人的婚姻实质问题,只能由当事人依据个人意志发表意见,诉讼代理人不能独立发表意见。只有在三种情况下才准予离婚案件的当事人不出庭: 一、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为精神病人的,可以不出庭。 二、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有特殊情况,由其委托诉讼代理人出庭的,本人可以不出庭。如一方当事人在国外。 三、离婚案件一方当事人下落不明的。
-
离婚起诉可以委托律师吗?
可以聘请律师或者其他公民作为您的诉讼代理人,代替书写起诉书、准备证据材料、庭审,但是有关是否同意离婚的部分,法官需要在法庭上询问本人的意见,也就是说,起码有一次庭审当事人是必须要参加的。
2020.12.08 262 -
起诉离婚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么
起诉离婚可以委托律师处理。离婚是一个复杂的法律问题,代理离婚案件是律师的基本业务。由于离婚案件是涉及身份关系的诉讼,法院需要直接检查当事人的婚姻状况,所以当事人仍然需要出庭。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
2022.04.16 881 -
律师可以委托原告出庭吗?
以下四种情形原告必须出庭: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无论是法定代理人还是委托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负有赡养、抚育、抚养义务和不到庭就无法查清案情的被告。给国家、集体
2020.01.20 313
-
起诉离婚原告可以委托律师出庭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的近亲属可以作为代理人出庭诉讼,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思的以外,仍应出庭,确因特
2022-02-13 15,340 -
原告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吗
《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八条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 (一)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二)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三)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2022-03-09 15,340 -
起诉离婚可以委托律师代理吗
诉讼离婚可以委托律师处理,但开庭时本人必须到场。《民事诉讼法》第六十二条规定,离婚案件有诉讼代理人的,本人除不能表达意志外,还应当出庭;因特殊情况不能出庭的,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书面意见。
2021-12-01 15,340 -
民事诉讼原告委托律师后, 被告可以委托代理人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当事人有权委托代理人,提出回避申请,收集、提供证据,进行辩论,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当事人可以查阅本案有关材料,并可以复制本案有关材料和法律文书。查阅
2023-02-13 15,340
-
01:01
离婚可以直接委托律师吗
离婚可以直接委托律师。离婚可以委托律师全权代理。但离婚诉讼中,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后,仍然应当亲自出庭。也存在特殊情况。离婚案件中不能正确表达意志的当事人,以及因特殊困难无法出庭,并且向人民法院提交了书面意见的,当事人也可以不出庭。无民事行
1,140 2022.04.17 -
00:53
离婚诉讼可以委托人吗
首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起诉,但必须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并必须记明委托事项和权限。但由于离婚案件的特殊性,即夫妻感情是否确已破裂、是否离婚以及财产的分割处理等问题,
1,759 2022.05.11 -
01:05
交通事故委托律师处理可以吗
交通事故可以委托律师处理。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作为诉讼代理人。以下人员可以被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具体如下: 1、律师、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2、当事人的近亲属或者工作人员; 3、当事人所在社区、单位以及有关社会团体推荐的公民。
3,7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