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如何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成年子女主张抚养费的方式: 未成年子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法院,要求支付抚养费。 我国法律明确规定,父母或者一方拒绝履行抚养子女义务的,未成年子女可以以自己的名义起诉法院,要求父母或者一方继续承担抚养费。 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承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费用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前款规定的协议或判决不妨碍子女在必要时向父母任何一方提出超出协议或判决原金额的合理要求。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 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八条夫妻双方平等享有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权利,共同承担对未成年子女抚养、教育和保护的义务。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以依据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比例确定。
未成年子女抚养费的标准:16周年以上不满18周岁以劳动收入维持当地一般生活的,可以停止支付抚养费;没有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和丧失劳动能力的,父母要继续支付。
-
未成年子女抚养费如何确定
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按照不直接抚养方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确定。负担两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2020.10.16 105 -
未成年子女如何主张抚养费
未成年子女主张抚养费具体如下:由对其享有监护权的法定代理人以未成年人的名义,发起民事诉讼,要求其父母依法支付抚养费。 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当承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分或者全部,费用的数额和期限由双方约定;协议不成的,由人民
2022.07.12 634 -
未成年女儿如何起诉要付抚养费呢
未成年女儿可以起诉抚养费。支付抚养费是没有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尽的法定义务。如果有一方违反法律不愿意履行支付抚养费义务的,未成年子女可以向法院起诉,申请强制执行。根据2021年1月1日实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规定,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
2021.04.25 163
-
未成年孩子抚养费如何起诉
一、父母离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计算《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2022-07-15 15,340 -
未成年子女追索抚养费起诉书
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给付。负担2个以上子女抚育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
2022-07-15 15,340 -
未成年子女起诉父亲要抚养费
未成年子女起诉父亲要抚养费是可以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子女由权据此提起民事诉讼。
2022-06-08 15,340 -
未成年的子女抚养费如何计算?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第7条规定:子女抚育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
2021-10-14 15,340
-
00:58
未成年子女抚养费标准
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费包括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有固定的收入的一方,子女的抚养费可以按月总收入额的20%至30%比例给付;承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比例相应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没有固定收入一方,抚养费
949 2021.03.24 -
00:56
非婚生子女怎么起诉抚养费
非婚生子女起诉抚养费的规定如下: 1、未缔结婚姻关系所生子女为非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2、起诉对方索要非婚生子女抚养费,那么首先要有证据证明亲属关系。根据法律规定,一方请求确认亲子关系,并
940 2022.10.08 -
01:01
未成年人身损害如何起诉
侵害他人民事权益,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承担侵权责任。《民法总则》的实施,将无、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分界点,由十周岁提前到了八周岁。即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未成年人,
1,89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