宪法的权威来自哪里?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为严格的修法程序 宪法第六十四条规定: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宪法之外,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法律和其他议案,则以全体代表的过半数通过。”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宪法学研究会副会长王磊介绍,可见宪法修改审议要求更高更严。 在提议宪法修改的主体方面规定得最为严格。王磊说:“根据宪法,提议宪法修改的有两个主体,全国人大常委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 备案审查: 一切法律法规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 “备案审查是保证宪法实施的重要制度,加强备案审查工作是加强宪法实施的一个重要抓手。”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李适时说。法制统一是宪法规定的社会主义法制的重大原则,任何法律、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都不得同宪法相抵触,下位法不得与上位法相抵触。 李适时表示,下一步工作中将完善备案审查制度,健全备案审查工作机制,积极开展主动审查,加强各有关机构和部门沟通协调,建立备案审查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增强备案审查实效;畅通社会组织和公民提出审查建议渠道,积极回应审查建议。还将推动建立健全县级以上地方人大常委会备案审查工作机构,充实备案审查干部队伍,提升备案审查能力。 当前,地方各级政府已经普遍建立了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制度,对政府和部门发布的“红头文件”进行监督,初步建立起了地方“四级政府、三级备案”的监督体系。 宪法监督: 最重要的“制度的笼子” 按照宪法规定,我国目前采取的是由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进行宪法监督的制度,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监督宪法的实施。 “对于官员而言,宪法监督和宪法解释制度的重要功能在于,明确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权力的边界,明确‘我能不能行使这项权力’这项权力到底是这个机关的还是那个机关的‘等。”张翔说,宪法监督本质上是对国家公权力进行的监督。要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宪法监督就是最重要的“制度的笼子”。 王锡锌表示,宪法监督制度要以现实的法治背景、环境、条件与实践为基础,分期分步骤稳步推进。要进一步明确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进行宪法监督的对象、范围、方式等,将原则性要求具体化、程序化。“可以考虑设立宪法监督的专门机构,整合并加强监督工作队伍,明确职权及程序机制和保障机制。”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副院长焦洪昌建议。 宪法宣誓: 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 多位专家认为,宪法宣誓通过具体仪式营造出庄严感,让国家工作人员产生对宪法的敬畏感,让宪法思维内化于所有国家公职人员心中,牢记“权力属于人民,权力服从宪法”。公职人员只有为人民服务的义务,没有凌驾于人民之上的特权。 专家建议,宪法宣誓制度作为一项国家层面的重要制度,涉及的宣誓主体、具体程序、誓词内容和宣誓方式等,都要经过缜密的设计,形成统一的规范;宣誓制度的具体办法应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以彰显权威性、严肃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宪法的权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宪法的权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
宪法权威是由哪些确立的
宪法宪法第六十二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1、修改宪法; 2、监督宪法的实施; 3、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等基本法律; 4、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 5、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的提名,决定国务院总理的候选人;国务院
2022.03.10 247 -
宪法权威是谁确立的
宪法权威是由国家权力机关确立的。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四)选举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等。
2020.11.16 233 -
宪法的权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
宪法的权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2、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2020.12.30 2,534
-
宪法的权威来自何处?
这个问题概念大,简单理解就是法律在一个国家的领域内有多大的效力,对公民的生活有多大的影响力和约束力。
2022-10-23 15,340 -
宪法的权威体现在哪里?
宪法的价值以及权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2、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是一切国家机关、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2023-02-08 15,340 -
正确处理宪法权威与它权威的关系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所有其他法律法规都不能违反宪法制定的原则,这是说宪法具有其他法律所没有的至高无上的权威,也就是说宪法是法制的基础。法治是相对与人治而言的,通俗的说法就是依法治国,国家的具体政策,做
2022-11-05 15,340 -
城管的执法权来自哪里
城市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依据如下: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主席令第七号)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主席令第六十三号)3、城市建筑垃圾管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令第139号)4、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10-28 15,340
-
00:48
人的权利哪里来的
人的权利是国家赋予的。公民权利是因为公民身份而取得的,是国家宪法赋予公民的权利。人权是与生俱来的权利,不受国家,种族的限制。公民权利可以因为违法犯罪被剥夺,但仍然有基本人权。在—个国家居住的外国人和无国籍人不能享有公民权利,但可以受到居住国
3,131 2022.04.17 -
01:06
宪法宣誓在我国哪一年写入宪法?
宪法宣誓在我国2018年写入宪法。2018年2月24日,第10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宪法修正案,把宪法第27条增加了一款,这个条款就是宪法宣誓。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也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宪法在国家拥有最高的法律地位和法律效力
5,695 2022.05.11 -
00:56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什么
我国宪法权的主体是人民。按照宪法的理论,制宪主体不同于制宪机关。我国宪法制定的主体是人民。而制宪机关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全体人民享有制宪权,是制宪主体,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不享有制宪权,而是制宪机关。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
10,883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