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中当事人对事故责任当事人承担主要责任的认定方式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42条第4款规定,发生交通事故后当事人逃逸的,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但是,有证据证明对方当事人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责任。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承担全部责任。****号交通事故认定书(以下简称认定书)中对基本事实的描述是,“受害人在机动车道内玩耍……”,而在交通事故形成原因及当事人责任中的陈述是:“受害人在机动车道上通行,未有监护人带领,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4条第1款之规定,。”而依照我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及《实施条例》等相关规定,受害人在机动车道路内玩耍和通行分别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违法行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74条规定,行人不得有下列行为:……在车行道内坐、卧、停留、嬉闹,《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1条规定,行人应当在人行道内行走,第64条第1款规定,学前儿童以及不能辩认、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病患者、智力障碍者,在道路上通行,应当由其监护人、监护人委托的人或者对其负有管理、保护责任的人带领。认定书仅认定了受害人(患有脑瘫后遗症)违反了《道路交通安全法》第64条第1款之规定,似乎只有受害人的监护人是有过错的,而忽视和遗漏了受害人行为的种种违法性和由此产生的事故中过错。因此,申请人认为对方当事人作为事故当事人一方的行为,在发生交通事故起主要作用以及受害人的过错严重程度认定不全面,并且未区分一般过错与严重过错之间的基本界限是导致未充分减轻申请人的责任对主要原因,也是该认定书对责任划分不当的主要原因。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交通事故责任依法可分为全部责任、主要责任、同等责任、次要责任。交通事故逃逸,肇事逃逸负全责是原来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条例规定:筆事后逃逸的,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它的前提是使事故无法认定的,才负全责。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责任在谁如下: 1.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确定当事人过错的,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2.一方当事人逃逸,对事故的调查结果是双方均无过错,即意外事故,逃逸方承担全部责任; 3.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调查结果是逃逸方有违法行为或驾驶有重大过错,他方没有过错,逃逸方负全责; 4.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的调查结果是事故当事人双方均有责任,在确定过错比例的基础上适当减轻逃逸方的责任。
-
交通事故事故逃逸应当怎样承担责任
第一,对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二百元到二千元罚款。 第二,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没有逃逸的,由公安机关吊销机动车驾驶证。 第三,对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并逃逸的,除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外,由公安机关吊销机
2020.12.22 164 -
-
交通肇事逃逸要承担怎样的事故责任
在交通事故中,肇事司机可能无责任或只有部分责任,但如果逃逸,导致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司机就要负交通事故的全部责任。 如有证据证明其他当事人也有过错,可以适当减轻责任,但同时有证据证明逃逸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情形的,不予减轻。
2020.02.12 130
-
交通事故当事人肇事逃逸的承担责任吗
《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
2022-04-09 15,340 -
交通事故中,当事人一般应当认定肇事逃逸的责任
不知道交通事故的发生是另外一个情况,没有证据是不能定义为逃逸的。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没有责任而驶离现场、报案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等8种情况将被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 1.明
2022-04-19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造成交通事故的,当事人应当承担的责任是什么样的责任
肇事一方承担全部责任。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和《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一、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使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无法查证交通事
2022-01-24 15,340 -
在交通事故中当事人承担的责任主要有哪些,交通事故责任认定的方法
交通管理部门根据当事人行为对事故发生所起的作用及其过错程度来判定当事人的责任。具体来说,分为当事人一方过错,两方或两方以上有过错,以及各方都没过错3类情况。 (1)事故发生是因一方过错导致的,则该方承
2022-03-05 15,340
-
01:11
交通事故逃逸怎么认定责任交通事故逃逸的情况有:自知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或者弃车逃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认为自己对事故没有责任,驾车驶离事故现场的;交通事故当事人有酒后和无证驾车等嫌疑,报案以后不履行现场听候处理义务,弃车离开事故现场后又返回的;交
1,214 2022.05.11 -
00:58
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民事承担的责任方式,具体如下:1、停止侵害;2、排除妨碍;3、消除危险;4、返还财产;5、恢复原状;6、修理、重作、更换;7、继续履行;8、赔偿损失;9、支付违约金;10、消除影响、恢复名誉;11、赔礼道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
2,443 2022.05.11 -
01:05
交通事故肇事逃逸怎么认定交通事故肇事逃逸的认定如下:1、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构成交通肇事罪为前提条件;2、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以行为人为逃避法律追究为主观目的条件;3、行为人有逃跑行为;4、逃跑的时间、地点条件。发生交通事故的车辆必须立即停车,当事人必须保护现
3,474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