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房子时补充协议应该怎么写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 1、公摊面积误差处理。 2、装修标准,特别是精装修的房屋,开发商一般在合同约定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用词多为“高档、进口或同档次”,这种约定不明确,双方可以在补充协议中对具体装修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颜色等具体内容进行约定。 3、付款方式变更,许多购房人在购房款支付方式上选择银行按揭,购房人在签署《商品房买卖合同》时,已经支付了购房首付款,如果银行贷款不能获得批准通过,应当在补充协议中明确其他处理方式。 4、权属证书办理期限,不能按期办理权属证书的违约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计算方式。 5、保修、维修责任,房屋交付使用时,配套的设施和设备产品已经安装完毕,保修期已经过了好几个月,应当和开发商约定保修期的起算日期和维修的时限。 6、不可抗力,应当明确不可抗力的范围限在法律规定的自然灾害范围内。 7、广告和宣传内容,对影响购房人购房要求的广告宣传或承诺内容,应当以补充协议的方式在合同中固定下来,并约定明确的违约责任。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法如下:公摊面积误差处理;对于装修标准;付款方式发生了变化;权属证书办理期限,不能按期办理违约责任和违约责任的计算方法;保修和维修责任;不可抗力,不可抗力的范围限于法律规定的自然灾害范围;影响购房要求的广告,广告内容应以补充协议的形式在合同中固定,并约定明确的违约责任。
-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什么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 1、公摊面积误差处理。 2、装修标准,特别是精装修的房屋,开发商一般在合同约定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用词多为“高档、进口或同档次”,这种约定不明确,双方可以在补充协议中对具体装修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颜色等具体内容进行约定。
2021.04.01 105 -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哪些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 1、公摊面积误差处理。 2、装修标准,特别是精装修的房屋,开发商一般在合同约定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用词多为“高档、进口或同档次”,这种约定不明确,双方可以在补充协议中对具体装修材料的品牌、规格型号、颜色等具体内容进行约定。
2021.01.23 82 -
买卖二手房的补充协议应该写什么?
买卖二手房签补充协议的作用是对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的细节问题进行补充约定。补充协议可以写明装修标准、环境标准、配套设施、公摊面积、不可抗力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需要明确主合同的正文内容或将主合同作为附件,最后交由双方签字确认署明日期。
2021.03.23 124
-
买房时补充协议应该写什么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 1、公摊面积误差处理。 2、装修标准,特别是精装修的房屋,开发商一般在合同约定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用词多为“高档、进口或同档次”,这种约定不明确,双方可以在补充协议中对具体装修材料的品
2023-01-13 15,340 -
买房补充协议应该写什么
1、订立买房补充协议的内容是:装修标准、环境标准、配套设施、公摊面积、不可抗力等方面的内容。协议应详细写明需要补充的项目,同时需要明确主合同的正文内容或将主合同作为附件,最后交由双方签字确认署明日期。
2022-11-13 15,340 -
买房时的补充协议怎么写
买房时补充协议写: 1、公摊面积误差处理。 2、装修标准,特别是精装修的房屋,开发商一般在合同约定所使用的装修材料用词多为“高档、进口或同档次”,这种约定不明确,双方可以在补充协议中对具体装修材料的品
2023-07-12 15,340 -
房屋买卖补充协议怎么写房屋买卖补充协议怎么写
房屋买卖补充协议甲方(卖方):乙方(买方):甲乙双方就下列房屋的买卖订立如下补充协议,以资双方共同遵守。一、买卖的标的及价款:甲方向乙方出售位于商业用房,建筑面积㎡,每平方米元,共计 (人民币)元整。
2022-04-06 15,340
-
00:57
房屋买卖补充协议有效吗判断一个合同是否有效,应当首先看是否满足合同的要素。合同的要素就是指的合同的条款,合同的条款是确定当事人之间权利和义务的根据,这个是合同的主要内容。合同之间的条款应当包括了当事人的名称,注册,标的,数量等内容。第二,需要看订立合同的双方当事
1,310 2022.04.17 -
01:23
商铺租赁合同补充协议怎么写合同一般都是双方的法律行为,只有双方当事人协商一致才能成立,也就是说订立合同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论以何种方式订立协议都必须经过要约和承诺这两个阶段。补充协议就是对原有协议的一种补充。之所以需要这样的补充,理由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原协议遗漏
1,653 2022.01.24 -
01:03
离婚后补充协议怎么写才有效离婚后补充协议,需要具备生效的条件才会有效。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1、订立离婚补充协议双方当事人,都需要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订立的离婚补充协议,表达了双方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 3、订立的离婚补充协议既没有违反法律、行
3,39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