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审理对象、受理案件的审理期限有什么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第一审民事案件,期限为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延长的,报请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再延长三个月。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个月。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期限为三十日;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十日,但审理选民资格案件必须在选举日前审结。审理第一审船舶碰撞、共同海损案件的期限为一年;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审理对民事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审理对民事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期限为三十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规定一般是六个月,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对判决的上诉案件,审理时间为三个月;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审理时间为三十日。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为以立案之日起算六个月。《民事诉讼法》的规定,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
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有多久
民事案件一审审理期限一般为六个月。法律规定法院审理一审案件的审限如下: 1、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民事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2、人民法院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审结。 审结期限是从立案的次日起至裁判
2022.04.10 883 -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民事案件审理期限一般是六个月,延长后可以是十二个月,还需要延长的,需要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法律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六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
2020.01.29 146 -
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多久
一审审限一般6个月。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一审民事案件的审限为6个月; 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的审限为3个月,不能延长,
2020.08.18 107
-
民事案件再审审理期限是多久,民事诉讼再审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八十一条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再审申请书之日起三个月内审查,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裁定再审;不符合本法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
2022-03-18 15,340 -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刑事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一般一个半月,可延长至二个半月。如果是重大案件,则可经过法定程序审批,再适当延长。《刑事诉讼法》第168条规定,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一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一个半月。有刑事诉讼法第126
2022-05-07 15,340 -
公诉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刑事案件的审理期限是多久, 有什么规定
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迟不得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以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上一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延长三个月;因特殊情况还需要延长的,
2022-03-06 15,340 -
民事再审案件审理期限是多久
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审理的,适用一审审限制度的规定,再审案件按照第二审程序审理的,适用二审审限制度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百二十八条再审案件按照第一审程序或
2022-03-14 15,340
-
00:55
刑事案件审理期限审查期限,即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在受理后二个月内宣判,时间最慢不能超过三个月。对于可能判处死刑的案件或者附带民事诉讼的案件,还有法律规定情况之一的,经过批准之后,可以把时间延长三个月;如果有特殊情况,还需再延长时间的,则要报请最高法院进行批准
5,041 2022.04.15 -
00:53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谁审理答案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审判员审理。如果案情复杂的话,可以由人民陪审员和审判员组成合议庭,然后共同对这个案件进行审理。基层人民法院审理,除了法律规定由上级人民法院管辖以外的所有普通刑事案件的办理,对于这些案件应该由中级人民法院进行管。高级人民法院
1,553 2022.04.17 -
01:15
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哪审理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由法院内部的各个庭室中的法官审理。在我国,人民法院分为四级,分别为基层人民法院、中级人民法院、高级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法院 。此外还有专门法院即军事法院,海事法院,铁路运输法院。在这其中,一般的第一审民事案件,都由基层人民法院
1,54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