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诉讼判决后上诉时间规定是怎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而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十五日内;如果是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内。
行政诉讼上诉后,该二审案件应在三个月内判决,自法院收到上诉状之日起开始计算;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高院批准,或者高院经最高院批准,可以延长二审的审理期限。
-
行政诉讼后多长时间判决?
在当事人提起行政诉讼后,法院一般会在立案之日起的六个月内判决;但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审限的,经上级人民法院批准,可以予以延长;法院如果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则会在立案之日起的四十五内作出判决。
2020.07.31 117 -
行政诉讼起诉后多长时间判决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的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对行政诉讼进行一审审理的,如果是普通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如果是简易程序的,在立案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审结。
2020.10.02 145 -
行政诉讼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法的诉讼时效规定:如果当事人不服复议决定或者复议机关逾期不作决定的,诉讼时效是十五日;如果当事人是直接向法院起诉维权的,诉讼时效是六个月。
2020.12.30 137
-
行政诉讼判决时间是怎么规定的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至裁判宣告之日止的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人民法院
2022-03-16 15,340 -
行政诉讼上诉后二审多长时间判决
行政诉讼上诉后二审判决应当自三个月内作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八十八条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
2021-04-16 15,340 -
行政诉讼判决时间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对于一审行政案件,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的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行政诉讼法:第八十一条
2022-03-15 15,340 -
行政诉讼诉讼时效规定是怎样的
行政诉讼中的诉讼时效的规定: 1、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服复议决定而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为十五日内; 2、如果是不服具体行政行为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诉讼时效一般为六个月内。
2022-06-25 15,340
-
01:04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
行政诉讼起诉期限规定如下: 1、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应当在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三个月内提出。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申请人不服复议决定的,可以在收到复议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复议机关收到申请书,超过两个月不
3,524 2022.05.11 -
01:12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15天。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
4,412 2022.05.11 -
00:52
立案后侦查时间是怎样规定的
目前我国的法律并没有对立案后,抓捕犯罪嫌疑人的期限作出规定。逮捕嫌疑人之后的侦查期限,一般是2个月,特殊情况下经依法批准可以延长1个月到5个月。公安机关对已经立案的刑事案件,需要进行侦查,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
1,21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