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行为的理解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解除的违约行为有: 1、迟延履行,是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却未履行债务的现象; 2、拒绝履行,是债务人能够履行却不法地对债权人表示不履行; 3、不完全履行,债务人虽然以适当履行的意思进行了履行,但不符合法律的规定或者合同的约定; 4、债务人的过错,自始不能履行为合同的无效原因。
-
租赁合同的违约行为处理
租赁合同的违约处理方式: 1、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如果当事人约定了违约金条款或定金条款的,守约方可以要求违约方支付相应违约金或适用定金罚则。
2021.03.09 94 -
违约行为的分类
违约行为的分类: (一)预期根本违约和实际根本违约。预期根本违约,是指在合同订立后,一方表示拒绝履行合同的意图。实际根本违约的分类有给付不能、给付迟延、给付拒绝和不完全给付。 (二)全部根本违约与部分根本违约。前者是指致使合同目的全部不能实
2021.02.26 272 -
解除合同的违约行为包括什么
解除合同的违约行为包括以下内容: 1、延迟履行,是债务人能够履行,但在履行期限届满时未能履行债务的现象; 2、拒绝履行,是指债务人能够履行却不法地对债权人表示不履行; 3、不完全履行的,债务人以适当履行的意义履行,但不符合法律或者合同的规定
2022.04.16 411
-
怎样解决合同中的违约行为
合同违约可以通过继续履行;承担修理、更换、重作、退货、减少价款或者报酬等违约责任;赔偿损失等方式补救。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
2022-06-02 15,340 -
合同解除的违约行为有哪些
因下列违约行为,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一方迟延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 2、一方拒绝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3、出现法定的其他解除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7-05 15,340 -
合同解除违约行为有哪些
因下列违约行为,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一方迟延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 2、一方拒绝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3、出现法定的其他解除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6-04 15,340 -
合同解除有哪些违约行为
因下列违约行为,当事人可解除合同: 1、因不可抗力、一方迟延履行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的目的; 2、一方拒绝履行或不完全履行; 3、出现法定的其他解除情形。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2022-07-14 15,340
-
01:18
轻微违约行为可否解除合同
合同当事人的轻微违约行为能否解除合同不能一概而论,需要依据不同的情况具体讨论。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的规定,在发生轻微违约的情形时,合同当事人之间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另外,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
1,913 2022.04.17 -
01:05
解除合约要付违约金吗
解除合同,并不影响合同违约责任的承担。换句话说,如果双方事先约定了违约金条款,同时合同履行过程中出现了违约行为,这时候守约方既可以解除合同,又可以请求对方按照合同内容承担违约金的责任。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合同的违约金责任是约定的违约责任。只有
1,551 2022.04.17 -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1,150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