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打架事件的性质:故意伤害与随意殴打如何界定?

打架事件的性质:故意伤害与随意殴打如何界定?

2024-12-03 14:32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吉林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4-12-03回复

专业分析:

两种行为在行为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首先,从内涵与外延角度看,故意伤害行为的概念范围超过了殴打他人行为的含义。殴打的行为模式主要表现在拳击、脚踢以及耳刮子等肢体动作上;故意伤害的行为模式还可能涉及到使用工具或器材等对受害者的身体产生危害。 其次,就客观方面来看,这两种行径亦有所区别。殴打他人的行为其在外在表现上是通过殴打的手段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这种行为因其情节轻微尚未达到追究法律责任的范畴。相反地,故意伤害的行为在外在表现上更具体地体现为,故意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并未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 两者在伤害程度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殴打他人并不会将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作为其主要目的,通常只会造成受害者短暂性的生理痛楚,未必会导致明确的身心创伤。故意伤害却带有明确的伤害意图,它的行为后果往往伴随着对人体器官或组织的严重受损。 在主观表现形式方面,尽管二者都是出于蓄意和恶意,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细微的差异。对于殴打他人的行为而言,行为人在各类纷争中处理矛盾的一时冲动或者临时起意是其常见原因,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并不意图造成过于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故意伤害的行为来说,伤害他人的身体往往成为其首要动机,并且这种伤害的可能性较大,意图是让受害者承受实质性身体损伤。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法律依据:

《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两者在行为方式上存在显著差异。首先,从内涵与外延角度看,故意伤害行为的概念范围超过了殴打他人行为的含义。殴打的行为模式主要表现在拳击、脚踢以及耳刮子等肢体动作上;故意伤害的行为模式还可能涉及到使用工具或器材等对受害者的身体产生危害。 其次,就客观方面来看,这两种行径亦有所区别。殴打他人的行为其在外在表现上是通过殴打的手段来故意伤害他人的身体,这种行为因其情节轻微尚未达到追究法律责任的范畴。相反地,故意伤害的行为在外在表现上更具体地体现为,故意损害他人的身体健康并未构成刑事犯罪,属于情节较轻的违法行为。 两者在伤害程度上也有着明显的差别。殴打他人并不会将伤害他人的身体健康作为其主要目的,通常只会造成受害者短暂性的生理痛楚,未必会导致明确的身心创伤。 故意伤害却带有明确的伤害意图,它的行为后果往往伴随着对人体器官或组织的严重受损。 在主观表现形式方面,尽管二者都是出于蓄意和恶意,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细微的差异。对于殴打他人的行为而言,行为人在各类纷争中处理矛盾的一时冲动或者临时起意是其常见原因,这种情况下,行为人主观上并不意图造成过于严重的伤害。而对于故意伤害的行为来说,伤害他人的身体往往成为其首要动机,并且这种伤害的可能性较大,意图是让受害者承受实质性身体损伤。

吴莉律师

广东天穗律师事务所

在轻伤结果前提下区分两罪的几个标准: (一)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上加以区别。故意伤害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致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故意,而寻衅滋事罪则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破坏公共秩序造成危害后果的故意。 (二)从行为人的具体行为表现上加以区别。故意伤害罪的行为表现为行为人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且造成轻伤以上损害结果。寻衅滋事罪的行为表现为行为人随意殴打他人,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强拿硬要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 (三)从侵犯客体上加以区别。故意伤害罪侵犯的客体是他人的身体健康,而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社会公共秩序。 (四)从犯罪对象上加以区别。故意伤害罪的犯罪对象一般是特定的人,寻衅滋事罪的犯罪对象一般为不特定的人。 (五)从犯罪动机上加以区别。一般将出于耍威风、寻求刺激、以强凌弱、逞强好胜等动机殴打他人的行为归入寻衅滋事罪范畴,而出于报复的动机殴打他人的行为则归入故意伤害罪的范畴。 (六)从案发原因上加以区别。从“有因”和“无因”来区分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是司法实践中经常使用的方式。通常认为,殴打他人“事出有因”的,定故意伤害罪,殴打他人“事出无因”的,即无事生非的,定寻衅滋事罪。 (七)从事发地点上加以区别。有时,司法实践中,殴打他人的地点是否为公共场所也是区分故意伤害罪与寻衅滋事罪的一个标准。应该说,在公共场所殴打他人,通常会扰乱社会公共秩序,但只有随意殴打他人进而扰乱社会公共秩序的行为,才属于寻衅滋事。

律师普法更多>>
  • 殴打和故意伤害怎么界定
    殴打和故意伤害怎么界定

    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故意伤害行为概念的外延大于殴打他人行为概念的外延。殴打他人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拳打脚踢、扇耳光等;而故意伤害的行为方式还包括使用器械对人体进行伤害,如使用石头、棍棒、刀斧等器械伤人,驱使动物伤人,使用有毒、有害的气体或液体伤

    2023.06.06 25
  • 打架斗殴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什么犯罪
    打架斗殴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什么犯罪

    打架斗殴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故意伤害罪,是针对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而定的罪,具体如下: 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 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

    2023.06.13 11
  • 故意伤害殴打他人了,故意伤害殴打怎么判定呢?
    故意伤害殴打他人了,故意伤害殴打怎么判定呢?

    殴打他人,是指行为人公然实施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打人行为,一般采用拳打脚踢等暴力方式,多以徒手为主,很少借助外物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他人。 故意伤害,是指一般借助外物以非暴力方式伤害他人身体,除了拳打脚踢或者使用棍棒等器具殴打外,以其他方式

    2024.05.29 39
专业问答更多>>
  • 故意伤害致人轻伤与随意殴打他人致人轻伤的界定

    在轻伤结果前提下区分两罪的几个标准: (一)从行为人的主观故意上加以区别。故意伤害罪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必须有致使他人身体健康受到损害的故意,而寻衅滋事罪则要求行为人主观上具有破坏公共秩序造成危害后果的故

    2023-07-23 15,340
  • 故意伤害与互殴,打架造成轻伤如何判决呢?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

    2022-08-05 15,340
  • 故意伤害罪是如何认定的?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在哪个地方

    故意伤害罪是如何认定的?本罪与非罪的界限1、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罪与非罪的界限,重点应把握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伤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对人

    2022-03-18 15,340
  • 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的界限,犯判几年?

    一、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的界限故意伤害是指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结果,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在一般情况下,行为人事先对于自己的伤害行为能给被害人造成

    2022-10-27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 01:09
    如何认定故意伤害

    损害他人健康故意行为称为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罪是指,犯罪嫌疑人非法故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他人的身体健康,是故意伤害罪的客体,如果故意伤害自己身体健康,不构成犯罪。但是如果自伤行为损害社会

    1,847 2022.04.15
  • 打架斗殴如何处理 01:24
    打架斗殴如何处理

    出现打架斗殴一般视情况可三种解决方式,前提条件是受害人应该及时进行报警,并要求警察出警收集相关证据,其次要求进行伤情鉴定,根据伤情机构鉴定的轻重结果来决定打人者的相关法律责任。 1、如鉴定结果为轻微伤,公安部门根据具体情形按照治安处罚,处以

    1,212 2022.04.15
  •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的区别 01:16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的区别

    寻衅滋事罪与故意伤害罪的区别分以下三项: 1、寻衅滋事基于打人取乐发泄或者显示威风、无端寻衅之动机,故意伤害是基于伤害他人身体的故意; 2、寻衅滋事的行为对象是不特定的,而故意伤害往往是特定人; 3、寻衅滋事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秩序,而故意伤

    609 2022.10.08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