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都可以延长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宽限之日或者催还之日起,重新计算三年的诉讼时效。 2、可以重新打借条或者更改还款期限,债务人对债权表示承认、请求延期履行、提供担保、支付利息等都被视为同意履行义务。诉讼时效可以重新计算。 3、可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诉讼时效从提交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之日起中断。 4、要求债务人找担保人担保,并保证在一定期限内还款,逾期不还,由担保人偿还。这种情况下,诉讼时效从还债期限届满之日起重新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1、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并经法院认可的情况下,可以延长。 2、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在于:最长诉讼时效为二十年,普通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普通诉讼时效有中断、中止的效果,只要出现法定情形,普通诉讼时效就可以发现中断或者中止的效果,而最长诉讼时效不存在任何的中断和中止。
-
普通诉讼时效可以延长么
普通诉讼时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并经法院认可的情况下,可以延长。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
2021.01.29 193 -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的区别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是:时效不同;起算时间不同;是否可以中断不同。普通诉讼时效,是指由《民法典》统一规定的,适用于法律没有作特殊诉讼时效规定的各种民事法律关系的时效。最长诉讼时效是指对于各类民事权利予以保护的最长时效期间。
2021.02.18 369 -
最长诉讼时效可以延长吗
最长诉讼时效一般不可以延长。根据国家法律法规和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民事诉讼最长的诉讼时效为二十年,一般情况下是不能延长的,但有特殊情况的可以延长。
2021.01.22 357
-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都可以延长吗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
2022-10-18 15,340 -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能一起延长吗
所谓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请求人民法院以强制程序保护其合法权益而提起诉讼的法定有效期限。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延长诉讼期: 1、通过书面的方式催还,自
2022-11-07 15,340 -
普通诉讼时效能延长吗
普通诉讼时效在特殊情况下可以延长。民事诉讼时效期间,在符合法定条件的情况下,并经法院认可的情况下,可以延长。民事诉讼时效期间的延长,是指因特殊情况,法院对已经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给予的延展。
2021-08-14 15,340 -
债权诉讼时效可以延长吗?
一般债权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两年。一般诉讼时效指在一般情况下普遍适用的时效,这类时效不是针对某一特殊情况规定的,而是普遍适用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三十五条规定的,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
2022-10-17 15,340
-
00:52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区别
普通诉讼时效和最长诉讼时效的区别有: 1、普通诉讼时效一般为三年,超过普通诉讼时效而请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会丧失胜诉权,而最长诉讼时效有20年; 2、普通诉讼时效应当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而最长诉讼
5,602 2022.05.11 -
01:02
最长诉讼时效
我国最长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二十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权利人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但是,如果有特殊情况的,权利人可以申请由人民法院决定延长诉讼时效。最长诉讼时效的起算时间是自权利
3,947 2022.04.17 -
01:09
民事诉讼时效多长时间
民事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限内不行使自己的权利,依法律规定其胜诉权便归于消灭的制度。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的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算,如果其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
5,87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