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怎样才不会被起诉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妨害公务不起诉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七条,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事实,或者有本法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人民检察院决定不起诉的案件,应当同时对侦查中查封、扣押、冻结的财物解除查封、扣押、冻结。对被不起诉人需要给予行政处罚、处分或者需要没收其违法所得的,人民检察院应当提出检察意见,移送有关主管机关处理。有关主管机关应当将处理结果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妨害公务不起诉的条件有以下几点: (一)情节显着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六)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妨害公务符合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会被起诉: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其他法律规定免予追究刑事责任的。
-
妨害公务罪怎么样才不会受到起诉
妨害公务不会被起诉要满足的条件: 1、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2、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3、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4、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5、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的。
2022.12.02 143 -
妨害公务不起诉几率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可知,妨害公务不起诉是有一定机率的,妨害公务有以下几种情形可以不起诉: 1、二次补充侦查后,人民检察院仍然认为证据不足; 2、 查明犯罪嫌疑人没有犯罪的事实存在。 除此之外,如果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
2022.04.12 684 -
妨害公务不起诉规定?
当事人有妨害公务的行为,不起诉需要符合的条件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
2020.01.15 210
-
妨害公务罪会怎样会被拘留
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申请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
2022-11-08 15,340 -
妨害公务不起诉的条件
妨害公务不起诉的条件为: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经特赦令免除刑罚、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死亡。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十六条
2022-06-05 15,340 -
妨害公务罪可以不起诉
妨害公务罪如果符合《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的下列情形的,可以不起诉: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
2022-12-05 15,340 -
妨害公务罪能不能不起诉?
如果满足以下条件,即可以不起诉: (一)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 (二)犯罪已过追诉时效期限的; (三)经特赦令免除刑罚的; (四)依照刑法告诉才处理的犯罪,没有告诉或者撤回告诉的;
2022-11-07 15,340
-
01:12
妨害公务罪怎样判刑
犯妨碍公务罪的犯罪分子,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其判刑标准为,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具体有以下几种情形: 1、故意妨碍国家安全机关或者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形; 2、对正在执行职务的人民警察实施暴力
869 2022.04.15 -
01:11
妨害公务罪追诉时效
妨害公务罪的追诉时效为五年。我国刑法规定了犯罪的追诉时效期限,如果最高法定刑不超过五年有期徒刑的,则经过五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如果法定的最高刑罚在五年以上不超过十年的,则经过十年追诉时效期限届满;法定的最高刑罚是十年以上的有期徒刑的,则是经
2,455 2022.04.15 -
01:12
妨害公务罪怎么判
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则对其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妨害公务罪,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侵犯的对象为正在依法执行工作任务、履行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人大代表和红十字会工作人员。 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威胁的手段,使国
1,237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