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中哪些情形可认定为自动投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对于自动投案需表现出肇事者的主动性和自愿性,如下情形可认定为自动投案: 1、交通肇事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即是作案人,但未逃离现场,当司法机关询问时则交代了自己的罪行; 2、明知他人报案仍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犯罪事实的; 3、在司法机关尚未确定交通肇事犯罪嫌疑人的情况下,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4、交通肇事者因病、因伤或为了减轻犯罪后果,而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先电信投案的; 5、并非出于交通肇事者的主动意愿,而是经亲友规劝后陪同投案的; 6、公安、检察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的亲友,或者亲友主动报案后,将犯罪嫌疑人送去投案的; 7、因特定违法行为在被采取行政、司法拘留、劳动教养等行政、司法强制措施期间内,主动向执行机关交代尚未被掌握的交通肇事犯罪行为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可认定为自动投案的情形如下:犯罪事实或嫌疑人未被司法机关发现,或嫌疑人未被讯问或采取强制措施,主动直接向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投案;嫌疑人未主动投案,但经亲友劝说陪同投案;公安机关通知犯罪嫌疑人亲友,或亲友主动报案后送其投案。
以下情形可以认定为投案自首,具体如下:如实供述罪行外,还供述所知的同案犯的;委托他人先投案的;罪行尚未被发现,经教育后主动交代自己的罪行的;犯罪后逃跑,在被通缉追捕中主动投案的;准备投案或者在投案途中被逮捕的;经亲友劝说投案的;自动投案后再翻供,但在一审判决前能如实供述的。
-
哪些情况认定为自动投案
认定为自动投案的情况: 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在单位、城乡基层组织或者其他有关负责人员投案的; 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电话投案的; 3、罪行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织或者司法机关
2020.04.07 260 -
哪些情况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
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自动投案: 1、在司法机关未确定犯罪嫌疑人,尚在一般性排查询问时主动交代自己罪行的; 2、犯罪嫌疑人因病、伤或者为了减轻犯罪后果,委托他人先代为投案,或者先以信电投案的; 3、罪行尚未被司法机关发觉,仅因形迹可疑,被有关组
2020.09.13 310 -
哪些情况视为交通肇事自动投案
下列情况视为自动投案: 1、逃逸人主动到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投案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2、逃逸人委托他人或打电话向交管部门或其他公安部门报案,等候处理并如实交待罪错事实的; 3、逃逸人途中向交管部门或当地有关部门报案,等待接受处理的。
2020.01.10 91
-
交通事故中,哪些情形下才可认定为肇事逃逸
不能认定为交通肇事逃逸行为的情况 一是当事人不知道发生了交通事故而离开现场的,其主观上也就没有逃避法律责任的故意 ;二是特种车辆在执行任务过程中,为履行法律职责,发生了交通事故后,驾车离开现场的。但是
2022-04-23 15,340 -
什么是自动投案,自动投案情形有哪些,自动投案情形的情形有哪几种
自动投案是犯罪人在其犯罪行为未被司法机关发觉,或虽被发觉但司法机关尚未对其传讯、采取强制措施之前,以及正被追捕、通缉期间,主动投案的行为。那么自动投案情形有哪些? 自动投案情形: 1、犯罪嫌疑人向其所
2022-03-06 15,340 -
交通事故认定认定哪些情形可以认定为全责
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六十一条的规定,交通事故认定全责包括下列情形:(一)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逃逸的;(二)故意破坏、伪造现场、毁灭证据的。为逃避法律责任追究,当事人弃车逃逸以及潜逃藏匿的,
2022-05-30 15,340 -
自动投案有哪些情形?
犯罪嫌疑人具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也应当视为自动投案: (1)犯罪后主动报案,虽未表明自己是作案人,但没有逃离现场,在司法机关询问时交代自己罪行的; (2)明知他人报案而在现场等待,抓捕时无拒捕行为,供认
2022-06-26 15,340
-
01:26
什么样的行为能被认定为自动投案
被认定为自动投案的行为是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没有被司法机关发现的时候,或者虽然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发现了,但是犯罪嫌疑人还没有受到询问或者强制措施,主动向公安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投案的行为。 具体来说,如果犯罪嫌疑人生病了或者受
717 2022.04.17 -
01:24
交通事故责任哪些时候认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的相关规定,针对案情较为简单的交通事故,公安的交通管理部门需在接到报警后进行现场勘查,并在10天内制作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如果按期较为复杂的、且需要对事故现场、车速、或者尸体进行检验和鉴定的,则需
606 2022.04.17 -
01:15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材料包含哪些
交通事故工伤认定材料包含: 1、受害人的有效身份证的复印件以及个人申请; 2、受伤害人的病历、住院病历、医生的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 3、受伤害人与所在公司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 4、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以及身份证明、身份证复印件
1,000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