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一方当事人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是否受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仲裁法》在第四条规定“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简而言之没有仲裁协议仲裁委便无权仲裁,而《仲裁法》第十六条进一步明确了,仲裁协议的应当包含下列内容:“(一)请求仲裁的意思表示;(二)仲裁事项;(三)选定的仲裁委员会”,据此,按照法律条文的体系理解,当事人只有签订了仲裁协议,仲裁协议明确约定提交仲裁的争议事项及仲裁委员会,相应的仲裁委员会才有权受理,而对于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没有约定的仲裁事项,仲裁委员会既无权受理更无权审理。 对于仲裁条款约定的仲裁事项为“协议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假如仲裁委员会对“解除合同”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裁决的内容是否属于仲裁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是否可以撤销。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协议履行过程中的争议包含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一切争议,视为概括约定为合同争议,应当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的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的规定,仲裁委员会可以对”合同解除“事项进行仲裁,仲裁委员会没有超裁不应当撤销;另一种观点认为,仲裁条款约定的可仲裁事项为“合同履行中”产生的争议,对于“合同解除”无论是从法律角度还是事实角度都属于应当另行约定的仲裁事项,不属于仲裁协议约定的可仲裁事项范围,理由是包括两方面,一方面从法律角度而言,《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二条规定“当事人概括约定仲裁事项为合同争议的,基于合同成立、效力、变更、转让、履行、违约责任、解释、解除等产生的纠纷都可以认定为仲裁事项”,从该条款不难看出三点:第一,在当事人仲裁事项概括约定为合同争议时,基于合同的各种纠纷都能认定为仲裁事项;第二,在当事人仲裁事项具体约定为合同成立纠纷、合同解除纠纷、合同履行纠纷等事项时,仲裁事项应当认定为当事人具体约定的事项;第三,“合同履行”与“合同解除”属于互不包含、互相平行的应当分别具体约定仲裁事项。另一方面从事实来看,若仲裁协议明确约定“在本协议履行过程中,若双方发生争议。提交。仲裁”,合同的履行以合同的成立和生效为前提,只有在双方签订的协议成立并生效,才会产生合同履行过程中的争议,若合同解除,协议便无法履行,也就不可能会产生履行过程中的争议,所以合同解除与合同履行在事实上也是互不包含,互相对立两个独立的仲裁事项。故仲裁协议仅仅约定“合同履行中”的争议事项属于仲裁事项,“合同解除”不属于协议约定的仲裁事项范围,仲裁事项超裁应当撤销。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职人员条例》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 自收到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逾期不起诉的,裁决书即发生法律效力。
-
用仲裁方式解决房地产纠纷
用仲裁方式解决房地产纠纷时,申请人应向仲裁机构提交仲裁申请书,陈述纠纷的原委和自己的理由与请求,并交纳仲裁费。仲裁机构受理此申请后,会要求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分别从仲裁员名册中指定一名仲裁员,这两名仲裁员与仲裁机构指定的一名首席仲裁员组成仲裁庭
2020.06.27 145 -
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是谁的
仲裁裁决由仲裁庭作出,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的,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根据大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可以记录少数仲裁员的不同意见。当仲裁庭不能形成多数意见时,裁决应当按照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应当说明仲裁请求、争议事实、裁决理
2022.04.17 1,223 -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是否有时间规定
当事人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有时间规定。法律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2020.07.15 237
-
仲裁制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
2022-03-28 15,340 -
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
2022-04-01 15,340 -
根据上述情况,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式解决合同纠纷,当事人采用仲裁的方法解决争议
仲裁是指合同双方当事人发生争执,协商不成时,根据有关规定或者当事人之间的协议,由一定的机构以中间人或第三者的身份,对双方发生的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和义务上作出裁决。用仲裁的方法解决合同纠纷是
2022-04-07 15,340 -
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一名仲裁员裁决的纠纷案件,是否可以选择仲裁员?
目前,法院公开审理案件的程度也是越来越高,但是,毕竟当事人不能选择法官。在这一点上,仲裁就有其非常显著的优势。 依据我国《仲裁法》的规定,如果当事人双方约定由一名仲裁员来裁决纠纷,则可以由当事人双方来
2022-03-05 15,340
-
01:23
仲裁受理范围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因此,只要当事人之间达成仲裁协议的,都可以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下列纠纷不能仲
2,276 2022.04.17 -
01:18
医疗纠纷仲裁制度的法律适用医疗纠纷仲裁主要适用以下法律规定: 第一,《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该法律规定的用途在于预防和妥善处理医疗纠纷,从而维护医疗机构和患者双方的合法权益,保障医疗秩序的稳定,保护医疗安全。因此,属于医疗纠纷仲裁的法律适用范围; 第二,《中华人
1,433 2022.04.17 -
01:02
爆炸人身损害纠纷可以仲裁吗我国《仲裁法》明确规定了,只能就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之间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提起仲裁。所以,人身损害不能提起仲裁。但是,爆炸造成的人身损害的索赔方式,要分情况讨论: 1、劳动过程中的爆炸所产生的人身损害,属于劳动争议。我国法律明确
996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