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未能兑现会成为诈骗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合同未兑现,不一定定定性为欺诈。如果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以欺诈手段骗取财产,则为欺诈;如果只是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则为违约,应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七十七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二十四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以虚构的单位或者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的; (二)以伪造、变造、作废的票据或者其他虚假的产权证明作担保的; (三)没有实际履行能力,以先履行小额合同或者部分履行合同的方法,诱骗对方当事人继续签订和履行合同的; (四)收受对方当事人给付的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的; (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同未能兑现,不一定是定性为诈骗。如果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了欺诈手段骗取财物的,是诈骗;如果只是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是违约行为,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合同未能兑现,不一定是定性为诈骗。如果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了欺诈手段骗取财物的,是诈骗;如果只是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是违约行为,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
合同未能兑现可以定性为诈骗吗?
合同未能兑现,一般算作是合同纠纷问题,而不是合同诈骗,要根据合同签订的具体情况来判断。一般情况下不构成诈骗罪,合同诈骗罪和民事欺诈行为区别,首先在于主观方面的不同,合同诈骗是以签订合同为名,达到非法占有为目的;民事欺诈主观上虽有欺诈,但不以
2021.01.07 95 -
合同未能全部兑现可以定性为诈骗吗?
合同未能兑现一般不可以定性为诈骗。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属于违约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但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2020.02.28 82 -
合同未达成还能认定诈骗吗
合同未能兑现不一定能定性为诈骗,要视具体情形来判断。如果对方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了欺诈手段骗取财物的,是诈骗;如果只是未按约定履行合同义务,是违约行为,需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
2021.02.09 170
-
合同未兑现能定性为诈骗吗
合同未能兑现一般不可以定性为诈骗。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属于违约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但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追究
2022-06-10 15,340 -
合同未能兑现能定性为诈骗吗
合同未能兑现一般不可以定性为诈骗。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属于违约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但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追究
2022-06-08 15,340 -
合同未能兑现可以定性为诈骗吗
合同未能兑现一般不可以定性为诈骗。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属于违约行为,应当依法承担违约责任。但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构成合同诈骗罪,依法追究
2022-06-06 15,340 -
合同未能兑现能不能够定性为诈骗
合同未能兑现一般不可以定性为诈骗,应当定性为违约,但冒用他人名义签订合同、以虚假产权证明作担保、没有实际履行能力诱骗对方签订合同、收受对方财产后逃匿导致合同未能兑现的,可以定性为诈骗。
2022-06-25 15,340
-
01:14
合同诈骗会判刑吗
实施合同诈骗行为,构成合同诈骗罪的,会被判刑。合同诈骗罪是指的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的过程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且数额较大的行为。如果构成合同诈骗罪,那么就是会被判刑的。关于量刑的幅度一共有三档: 第1档刑是数额较大,处三年以
483 2022.06.06 -
01:17
口头协议能否构成合同诈骗
口头协议如果要构成合同诈骗,则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欺诈人有欺诈的故意。欺诈的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陈述是虚伪的,并会导致对方陷入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纵这种结果的发生。欺诈的故意包括两方面:一是陈述虚伪事实的故意;二是诱使他人陷入错误认识的
678 2022.07.02 -
01:06
合同诈骗罪能取保吗
合同诈骗罪在情节轻微的情况下,是可以进行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是指在刑事诉讼的过程中,若符合条件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缴纳完一定数额的保证金或者是提出了相应的保证人之后,保证自己能够随传随到的情况之下,司法机关对其暂时解除
997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