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保护的对象法律怎么界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下列属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对象: 1.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商业秘密。 2.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也是商业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合同法》第23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竞业限制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商业秘密,有利于商业秘密权利人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竞争优势。 (二)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也是商业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列属于商业秘密的保护对象: 1.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商业秘密。 2.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经营信息,也是商业秘密的重要组成部分。
-
商业秘密保护的对象是什么
1.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商业秘密,有利于商业秘密权利人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竞争优势。2.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
2020.10.09 214 -
商业秘密的保护对象是什么?
商业秘密的保护对象为: 1.技术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是一种常见的重要的商业秘密,有利于商业秘密权利人获得巨大的经济利益和良好的竞争优势。 2.经营信息。不为公众所知悉、能
2020.01.23 202 -
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我国对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 (一)尽快出台《商业秘密保护法》; (二)有效的规范侵犯商业秘密的刑法; (三)对商业秘密的诉讼程序进行完善; (四)对于外国商业秘密的保护进行法律规定; (五)对商业秘密进行保护和促进人才流动的法律进行完善;
2020.08.14 213
-
商业秘密保护法律依据
中国《劳动法》规定,劳动者应当遵守职业道德,包括劳动者承担保守用人单位商业秘密的义务。同时,《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还规定:劳动合同当事人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保守商业秘密的范
2021-12-29 15,340 -
如何保护商业秘密,保护企业的商业秘密权利
商业秘密的保护,重在预防及注重细节管理 企业要提高保密意识,建立商业秘密保密机制,强化涉密人员的保密义务和责任,可通过与其签订保密协议、在劳动合同中增加保密条款等方式。比如:与核心员工进行的竞业禁止协
2022-04-24 15,340 -
怎么保护商业秘密
1、签订竞业限制协议,劳动者在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关系后,在2年内,不得在与原单位有竞争关系,或是生产、经营同类产品的企业就业,劳动者本人也不能自己开业生产、经营同类产品。 2、一些商业秘密的泄漏,有时
2021-03-11 15,340 -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有哪一些
商业秘密的法律保护有: 一、加强门卫制度。 二、加强保密区域的管理。 三、加强信息管理。 四、建立内部保密制度。 五、分解工资结构增加保密津贴。 六、订立守密协议。 七、建立建全人事制度。 八、与协作
2022-05-13 15,340
-
01:11
侵犯商业秘密罪怎么判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侵犯商业秘密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第一,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下面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其中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依法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1、采用盗窃、利诱、胁迫
1,058 2022.04.17 -
01:09
商业秘密有哪些法定侵权行为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明确规定,商业秘密的法定侵权行为主要包括下面四种: 第一,采取盗窃、贿赂、欺诈、胁迫、电子侵入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 第二,采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后,对外进行披露,或者擅自使用、允许
1,156 2022.04.17 -
01:39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怎么判在实践中,法院在确定行为人实施了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后确定赔偿数额的方法通常是以商业秘密权利人因侵权行为遭受的损失为依据确定赔偿额。这种损害赔偿方法,实际上是民法中损害填平原则的具体应用。关于侵害商业秘密而造成的损失认定,要注意商业秘密本身的
1,178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