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视居住满六个月释放还会判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监视居住满六个月后是否会收监,视具体情况而定。在监视居住期间,检察院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如果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采取监视居住尚不足以防止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监视居住满6个月后不一定会收监,是否收监执行要看行为人是否构成犯罪而定。根据相关法律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监视居住期限届满的,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一扶养人; 4、因为案件的特殊情况或者办理案件的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更为适宜的; 5、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监视居住措施的。 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 1、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执行监视居住的处所; 2、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会见他人或者通信; 3、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 4、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 5、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6、将护照等出入境证件、身份证件、驾驶证件交执行机关保存。
-
监视居住六个月满了会怎样?
监视居住六个月期满,对于发现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取保候审,应当及时解除监视居住。解除监视居住,应当及时通知被监视居住人和有关单位。在监视居住期间,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
2020.07.10 589 -
监视居住六个月会收监吗
监视居住后可能还会判刑,判刑还会收监。监视居住的被告人,是否会被收监,关键还要看法院在判决中是否适用缓刑。 如果对被告人适用缓刑的,则不会将被告人收监,而会对被告人进行社区矫正;否则则会被收监服刑。
2020.03.17 148 -
监视居住了还会释放吗?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是刑法的强制措施,一旦期满且不够逮捕条件的话,公安机关就会解除其强制措施。但有新证据印证的话,如逃犯到案,因此案依然在侦查阶段,故公安机关可以继续采取强制措施,即刑拘、取保候审等,直到破案。
2020.05.07 249
-
监视居住五个月还会判刑吗
一般未采取拘留的犯罪,判处缓刑的可能较大。建议积极争取。
2022-10-27 15,340 -
监视居住期满会被释放吗?
监视居住是说案件在侦查过程中,有些特殊原因现在不再对其进行逮捕而实行监视居住,但是这个案件并没有结案。如果有新的证据证明或者是监视居住的条件不符合时,公安机关还是会执行拘捕的。监视居住最后会不会坐牢还
2022-04-02 15,340 -
监视居住满六个月不开庭还有罪吗
监视居住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在刑事诉讼中限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规定的期限内不得离开住处或者指定的居所,并对其行为加以监视、限制其人身自由的一种强制措施。 一般是适用以下几种情况 (一)
2022-08-30 15,340 -
监视居住期满后会不会被释放
监视居住是说案件在侦查过程中,有些特殊原因现在不再对其进行逮捕而实行监视居住,但是这个案件并没有结案。如果有新的证据证明或者是监视居住的条件不符合时,公安机关还是会执行拘捕的。监视居住最后会不会坐牢还
2022-03-15 15,340
-
01:11
监视居住折抵刑期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原法并未规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修改规定指定监视居住可以折抵刑期,指定监视居住这种强制措施在限制人身自由程度上,
8,385 2022.04.18 -
01:09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
监视居住一般怎么判,要根据实际情况来定。 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符合逮捕条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监视居住: 1、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的; 2、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 3、系生活不能自理的人的唯
2,081 2022.04.17 -
00:57
量刑六个月会缓刑吗
量刑六个月,并且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轻微、不具再犯危险性、具有悔罪表现、宣告缓刑不会对所居住的社区造成不良影响的等条件下,可以适用缓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缓刑适用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并且需要同时符合
1,60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