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男女朋友去监狱可以一起去接见吗

男女朋友去监狱可以一起去接见吗

2022-10-13 08:43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新疆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13回复

专业分析:

男女朋友可以去探监。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法律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在实践中,亲朋好友经监狱方同意也是可以和服刑人员见面的。

法律依据:

《监狱法》第48条,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按照规定,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神兵律师

广东律参律师事务所

男女朋友可以去探监。罪犯在监狱服刑期间,可以会见亲属、监护人。法律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在实践中,亲朋好友经监狱方同意也是可以和服刑人员见面的。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朋友不能去监狱探监。根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只有被关押人的近亲属才能探监。但是对于一些罪行不重的服刑人员,为了更好帮助其改造,一些监狱也允许朋友探监。

律师普法更多>>
  • 监狱探监朋友可以去吗
    监狱探监朋友可以去吗

    按规定是不行的,只有直系亲属才允许探监。但是对于一些罪行不重的服刑人员,为了更好帮助其改造,一些监狱也允许朋友探监。不过你去之前最好先打个电话问清楚是否可以,免得白跑。探监需要有接见证。探监的人可以拿身份证、户口本和当地派出所开具的介绍信,

    2020.08.09 345
  • 监狱女朋友可以会见吗
    监狱女朋友可以会见吗

    并不是每个人都有权探视,一般来说是罪犯的近亲属或着其他有亲密关系的人才可以。但是从外面送东西或送钱给犯人是可以的,但东西必须是看守所下属商店购买的或者经过检查可以递送才行。你可以查一下电话号码,问一下探视时间。所以,女衣为亲密关系人员,可以

    2020.09.12 894
  • 监狱朋友可以去探监吗
    监狱朋友可以去探监吗

    一般只允许直系亲属去探监,但也有列外,建议咨询当地的公安机关。

    2020.11.27 447
专业问答更多>>
  • 阳江监狱可以带监狱的罚单去接见朋友吗?

    以朋友身份是不能够会见监狱服刑人员的。如果有特殊事宜或者受单位委托,能够在寓居地派出所开具介绍信,向监狱申请会见。法律限定:《监狱法》第四十七条罪犯在服刑期间能够与他人通信,但是来往信件应当经过监狱体

    2022-07-07 15,340
  • 探监的朋友可以一起去监狱探望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朋友可以探监吗这个问题,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2022-04-04 15,340
  • 监狱探监朋友可以去吗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朋友可以探监吗这个问题,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现在全国各地的普遍做法是,罪犯的朋友也可以进行探监,因为探监可以为监狱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

    2022-03-21 15,340
  • 朋友可以去监狱探监吗

    到不同的地方探监,要求是各不相同的。你的情况应该是属于到监狱中探望服刑的朋友。探监须符合以下条件: 一、主体条件。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法》第48条的规定,只有罪犯的亲属和监护人才能行使探监权。但是

    2022-02-02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朋友借钱不还去哪里起诉 01:17
    朋友借钱不还去哪里起诉

    朋友是每个人一生中不可或缺的伙伴,但是一旦发生钱财矛盾,一定要使用正当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如果朋友欠自己钱财,长时间不归还,如果双方之间有银行转账记录,就可以根据转账记录单直接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的援助,如果对方否认是转账借款,又不能

    3,829 2022.04.17
  •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怎么起诉,去哪里起诉 00:53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怎么起诉,去哪里起诉

    朋友微信借钱不还起诉的方式如下: 1、写好起诉状。借钱不还,属于民事官司,起诉状的开头写民事起诉状,民事起诉状一般包括:原被告信息,载明原被告的姓名,性别,民族,电话,身份证号,住址等; 2、准备好证据材料。通过转账的可以有转账记录、微信聊

    5,314 2022.04.17
  •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 00:54
    以谈男女朋友借钱不还属于诈骗行为吗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使被害人基于错误的认识交付财物,使行为人因此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另外,根据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达到三千元的,即达到刑事立案标准,

    5,841 2022.04.15
刑事辩护不同阶段法律问题导航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