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快递签收有法律依据吗

快递签收有法律依据吗

2022-09-14 07:10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青海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09-14回复

专业分析:

邮政管理总局有速递业务服务规范,从行业惯例来看,一般由托运人向快递公司主张权利,除非托运人给你授权,托运时应当是表面完好的,签收后发现表面有问题时,速递公司应当记录在案,或出具证明;如果内部有坏损,则和签收的关系不大。问题是速递公司要承担多大的责任,对于合法的速递公司有保价的,他才会按价额和受损失比例赔偿;没有保价的,最多赔偿邮资的5倍。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可以根据《邮政行业标准》的规定,同城快件为3个日历天;国内异地快件为7个日历天;港澳快件为7个日历天;台湾快件为10个日历天;国际快件为10个日历天。如果超出上述时限,则属于快递彻底延误,消费者可以视为快件丢失,而有权要求快递公司作出赔偿。

张丽丽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是违法的,而且私自签收的行为可能会侵犯个人隐私,客户可以向快递公司投诉的。

律师普法更多>>
  • 银行催收邮政快递没有签收有法律效力吗?
    银行催收邮政快递没有签收有法律效力吗?

    具有法律效力。在实践中,债权人通过邮局以邮寄的方式,向债务人或担保人送达催收债权通知书或要求履行担保义务通知书的做法是比较常见的。

    2021.01.02 444
  • 快递员私自签收违反哪条法律?
    快递员私自签收违反哪条法律?

    违反了《快递暂行条例(2019修订)》,《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

    2020.09.07 1,686
  • 快递员私自签收违反哪条法律
    快递员私自签收违反哪条法律

    《快递暂行条例》。快递是一定要找本人签收的,如果签收人不在可以委托其他人代签,但是应与签收人联系后再进行,快递员私自签收侵犯了签收人当面验收快件的权利。

    2020.10.10 1,842
专业问答更多>>
  • 快递签收有法律限制吗?

    邮政管理总局有速递业务服务规范,从行业惯例来看,一般由托运人向快递公司主张权利,除非托运人给你授权,托运时应当是表面完好的,签收后发现表面有问题时,速递公司应当记录在案,或出具证明;如果内部有坏损,则

    2022-09-13 15,340
  • 快递超载赔偿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快递赔偿主要依据《邮政法》《快递市场管理办法》《民法典》等相关法律法规。 1、《邮政法》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毁损或者内件短少,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三倍;挂号邮件丢失

    2022-06-24 15,340
  • 快递丢失赔偿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快递公司在承担损害赔偿责任时应依据《民法典》的规定来确定,而不适用《邮政法》第47条的规定,未保价的给据邮件丢失、损毁或者内件短少的,按照实际损失赔偿,但最高赔偿额不超过所收取资费的3倍;挂号信丢失、

    2021-09-05 15,340
  • 已签收的快递能找快递公司赔偿吗?

    可以要求赔偿,这个作为快递丢件处理。如果有保值,则按何值价格赔偿。如果无保值,原则最多只能按三倍邮费价格赔偿。司法实践中,在无保值的情况下,如果能证明所邮物品及实际价格,按原价赔偿。《快递市场管理办法

    2022-08-26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00:52
    恶意投诉快递员有什么法律责任

    恶意投诉,已属于侵犯他人名誉的范畴了。民事主体享有名誉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能以侮辱、诽谤等方式,侵害他人的名誉权。名誉是对民事主体的品德、声望、才能、信用等的社会评价。行为人为公共利益实施新闻报道、舆论监督等行为,影响他人名誉的,不需要承

    3,170 2022.04.17
  •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01:10
    转继承有哪些法律依据

    在我国现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中,并没有规定转继承问题。但是在2021年1月1日生效的《民法典》中的第一千一百五十二条明确载明:继承开始后,继承人于遗产分割前死亡,并没有放弃继承的,该继承人应当继承的遗产转给其继承人,但是遗嘱另有安排

    603 2022.04.17
  •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01:11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有什么

    合同无效的法律依据包括以下几点: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

    4,924 2022.11.23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