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和强制执行的时间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受害者或任何了解事件内情的人士向当地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交通警察机构举报,这些机构将立即启动相应的调查程序。接着,交通警察部门将派遣专门人员赶赴现场,全力以赴地组织救援工作,确保受伤人员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同时采取必要的措施,迅速恢复正常的交通秩序。之后,交通警察将对交通事故现场进行全面细致的勘查、检查,收集相关证据,并依据这些证据制作出详尽准确的交通事故认定书。最后,当肇事者被交通警察成功抓捕归案之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将会对其采取强制措施,直至其清醒为止,同时吊销其机动车驾驶证,并依法追究其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在此过程中,对于因本次事故而遭受的所有损失以及所产生的相关费用,均需由肇事逃逸方全额赔偿。 交通事故受害人有权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向事故责任方提出赔偿请求。具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医疗费用、误工工资、护理费用、交通费用、住宿费用、住院伙食补贴费用以及必要的营养费用等。
《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四条 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查封、扣押、冻结、拍卖、变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但应当保留被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品。采取前款措施,人民法院应当作出裁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但是,情况紧急的除外。 行政机关不得对居民生活采取停止供水、供电、供热、供燃气等方式迫使当事人履行相关行政决定。 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的一般程序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五条至第三十八条的规定,行政机关强制执行程序一般包括4个步骤: 1.催告程序(《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五条) 催告,是指当事人不履行其义务时,行政机关通过法定形式向其发出通知,告知并催促其自觉履行,并告知其不自觉履行将产生的不利后果。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催告书应载明4项内容:①履行义务的期限;②履行义务的方式;③涉及金钱给付的,应当有明确的金额和给付方式;④当事人依法享有的陈述权和申辩权。 催告的目的在于督促当事人自觉履行义务,并在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作出前给予当事人一次自觉履行的机会,以彰显《行政强制法》对当事人主动性的尊重。 并不是所有强制执行都要经过催告,根据《行政强制法》的规定,无须催告的例外包括两种情形: 第一,行政机关依法作出金钱给付义务的行政决定,当事人逾期不履行的,行政机关可以依法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第二,需要立即清除道路、河道、航道或者公共场所的遗洒物、障碍物或者污染物,当事人不能清除的,行政机关可以决定立即实施代履行;当事人不在场的,行政机关应当在事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并依法作出处理。 2.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六条) 正当程序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对任何人作出行政决定之前,尤其是对其作出不利的行政决定之前,要听取其陈述和申辩。在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作出前,赋予当事人陈述权和申辩权,既为当事人提供了一次在行政执行程序中的救济机会,也为行政机关提供了发现并更正行政决定中可能存在的错误和瑕疵的机会,有利于防止行政机关单方面作出对当事人不利的决定,以充分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对于《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六条,应当从3个方面理解: 第一,听取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是行政机关的义务,除非当事人自愿、明确地表示放弃该项权利,行政机关不得以任何借口拒绝或者阻碍当事人行使陈述权和申辩权。 第二,行政机关必须客观、充分地听取当事人的意见,对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和证据,应当进行记录、复核。认为当事人提出的事实、理由或者证据成立的,行政机关应当采纳。 第三,行政机关应当根据采纳当事人意见的实际情况,对行政处理决定作出调整,但不得因当事人的陈述和申辩而加重对其不利的处理。 3.作出行政强制执行决定(《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七条) 根据《行政强制法》第三十七条规定,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作出应当具备3个条件:第一,行政机关已经履行了催告程序;第二,催告期限届满,当事人逾期仍不履行行政决定所确定的义务;第三,行政强制法和行政强制执行当事人逾期不履行行政义务且没有正当理由。 强制执行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5项内容:①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名称、地址;②强制执行的理由和依据;③强制执行的方式和时间;④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途径和期限;⑤行政机关的名称、印章和日期。 在催告期间,对有证据证明有转移或者隐匿财物迹象的,行政机关可以作出立即强制执行决定,而无须等待催告书中载明的履行义务的期限期满。这样规定是为了防止当事人将可供执行的财产转移或隐匿导致行政机关无法强制执行,从而给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和他人合法权益造成更大的损害。 4.送达催告书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行政强制法》第三十八条) 送达是行政机关依照法定的程序和方式将催告书、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送交当事人的单方行为。送达虽然只是一种通知行为,却是行政强制执行的必经程序。如果催告书和行政强制执行决定书无法以法定途径送达当事人,行政强制执行将无法展开。
(1)审查立案.人民法院在接到申请执行书及有关法律文书后,应审查该申请执行是否合法适当,有关法律文书是否齐备,内容是否明确,被执行人是否有执行能力等等. (2)通知履行.人民法院决定对义务人强制执行时,应当先行通知义务人在规定的期限内自动履行法定义务,否则将强制执行. (3)准备强制执行.填写行政强制执行证确定强制执行的计划和方案需要协助执行的,应书面通知有义务协助的单位和个人. (4)实行强制执行.应当表明身份,出示执法证件和执行根据执行结束后,应将执行情况书面通知申请执行的机关
-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与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异同比较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与刑事诉讼二审程序的相同之处主要是: 1、都是基于诉讼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或裁定的上诉而引起的诉讼; 2、都应该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 3、二审民作出的判决、裁定都是终审判决、裁定。二者的主要区别是;1、审理范围不同。在民事二审
2023.04.14 48 -
诉讼强制执行多长时间能执行?
1、被执行人有财产可供执行的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执结;非诉执行案件一般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执结。但中止执行的期间应当扣除。 2、有特殊情况须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报请本院院长或副院长批准。申请延长执行期限的,应当在期限届满前
2024.05.26 23 -
行政诉讼期间政府强制执行的程序有哪些?
行政诉讼期间政府是不能对当事人进行行政强制执行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既不申请行政复议,也不提起行政诉讼,同时也不履行义务的,行政机关才可以对其进行行政强制决定决定。
2020.07.26 107
-
诉讼时效期间是什么意思民事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程序
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流程 第一步:申请 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 对依法设立的仲裁机
2022-05-06 15,340 -
民事诉讼中执行程序的时间是怎样的,法院强制执行的期限是多长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
2022-01-26 15,340 -
民事诉讼的审判程序和执行程序有何异同
: 1.二者体现的权力不同,一是国家审判权;一是国家执行权。 2.二者任务与作用不同。民事审判是法院解决当事人各方之间利益争端的活动。民事执行的任务和作用在于使法律文书确定的权利义务付诸实现。 3.二
2021-09-30 15,340 -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是怎样的, 二审程序是什么, 民事诉讼二审程序启动
二审程序 1、提起理由(1)对一审判决认定的事实不服;(2)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一审判决;(3)认为一审判决违反法定程序,如为给予当事人充分的鉴定权利;(4)其他理由。 2、提起时间(1)不服一审判决的
2022-05-05 15,340
-
01:08
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和执行时间如下: 一、申请强制执行的流程如下: 1、本人或律师查询和了解财产线索; 2、起草《强制执行申请书》,提交至一审人民法院,或同级的被执行人财产所在地法院; 3、人民法院七日内决定是否立案,需要补充材料的,一次性书
31,979 2022.04.17 -
01:12
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民事诉讼一审判决不服上诉二审时间是:15天。不服一审判决的,应在收到判决书后的15天内提起上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通过原审人民法院提出上诉的,原审人民法院应当在三日以内将上诉状连同
4,417 2022.05.11 -
01:08
民事诉讼程序民事诉讼程序,一般有以下的5个步骤:1、起诉方需要撰写民事起诉状,根据被告的人数提供起诉状的副本;2、起诉状准备好后,起诉方需要到管辖区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会审核收到的资料和证件,符合条件的,会发放立案通知书。起诉方需要到立案庭预交
8,5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