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通则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是其父母,如果父母双亡或丧失监护能力,依次是其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妹等等。现在的问题是,在未成年人上学期间,脱离其法定监护人实际监护的情况下,发生对其不利的法律后果时,其法定监护人与学校之间经常引起争执:法定监护人认为,孩子到了学校,学校应履行监护职责;学校则认为自己没有监护义务,不应承担责任。根据我国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有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的权利,其父母(法定监护人)有义务让未成年子女接受教育,而父母在履行这一法定职责时,必须让子女到学校就读,从而出现在学校期间未成年人处于不在其法定监护人监护之下的情形;这种情形下,学校不愿意承担监护人责任,法律也没有规定学校是在校学生的监护人,这是否意味着未成年人在校期间获得了受教育的权利,却丧失了受监护的权利呢?如果不明确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的监护地位,未成年人的法定监护人在子女上学问题上就处于这样一种尴尬境地:不送子女上学就违反了教育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如果送子女上学,在没有明确学校具有监护职责的情况下,使子女处于法律意义上的无监护状态,又违反了民法通则第十八条和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关于监护人必须履行监护职责的规定。 那么是否应该明确学校对学生的监护人地位呢?根据我国民法通则规定,监护人是特殊主体,分为法定监护和指定监护,都必须在未成年人父母或近亲属中产生,这就从法律上排除了学校作为学生监护人的可能性。但这并不等于排除学校对学生在校期间的监护责任。事实上,未成年人在学校期间的监护权只能由学校行使,监护责任也只能由学校承担,因为学生在校读书,事实上处在学校监护之下,只是这种监护责任的履行应理解为是学校代理学生家长进行的。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22条,监护人可以将监护职责部分或全部委托给他人。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与学生家长构成了一种事实上的委托监护关系,而学校对未成年学生的监护职责不过是代理学生家长行使。监护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就是监督和保护的意思,即保护被监护人身体健康,照顾被监护人生活,管理和保护被监护人的财产,代理被监护人进行民事活动,对被监护人进行管理和教育等等。同时“意见”第22条规定,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由监护人承担。我们再来看看民法上的代理问题。根据民法通则第六十三条规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同第三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所产生的民事权利和义务由被代理人承担。民法通则第十四条规定,未成年人的法定代理人就是他的监护人。而监护人和法定代理人的法律概念是不一样的,监护人必须为被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而法定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的代理行为所产生的法律后果,则由被代理人承担。明确未成年人在校期间学校与学生家长之间是一种事实上的委托监护关系,学校只是代理家长行使监护权,是否就意味着学生在学校受到人身伤害或致他人伤害,学校可以不负责了呢?笔者认为,这也不能一概而论,而是看学校是否有过错,是否尽到了其代理监护的职责。 民法通则第六十六条第(二)款明确规定,代理人不履行职责而给被代理人造成损害的,应承担民事责任。“意见”的第22条规定:因被监护人的侵权行为需要承担民事责任的,应由监护人承担(另有约定的除外);被委托人确有过错的,负连带责任。也就是说,只有学校有过错,不履行代理人的义务,即不履行学生家长委托的监护义务,给学生造成损害才应该承担责任。不过这种责任是一种代理监护的过错责任,而不是监护人责任。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监护人应无条件为被监护人的行为承担责任,这在某种意义上是一种无过错责任;而过错责任,必须有过错才应负责。至于学校在从事正常教学活动中,因无法避免的偶然性因素,致使学生受到伤害的,笔者认为,这不属民法调整范围。因为既然国家为了提高国民素质,在宪法和教育法中强制规定了未成年人接受义务教育,这就是国家利用其强制力赋予未成年人的一种国家义务,未成年人在履行这一国家义务过程中受到伤害,理应由国家负责,其有权获得国家赔偿。 未成年人再学校学习期间,脱离了法定监护人(父母)的监护,那么学校就应该作为未成年人的暂时监护人存在,学生在学校所发生的事情,应该由学校参与监督保护。确切的说,未成年学生在校期间监护人就是学校,如果有什么事情,其法定监护人是可以找学校了解清楚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民法典对民间借贷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但对贷款合同的内容作出了规定,例如民间借贷是自然人之间借贷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七条【借款合同定义】借款合同是借款人向贷款人借款,到期返还借款并支付利息的合同。第六百七十九条【自然人之间借款合同的成立时间】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自贷款人提供借款时成立。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的相关规定有: 1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
-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的相关规定有哪一些
根据民法总则的规定处理民事纠纷的相关规定有: 1、发生民事纠纷,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调解委员会、有关单位、有关行政部门进行调解,也可以依法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2、民事纠纷主体之间法律地位平等,民事纠纷的内容是对民
2021.02.11 263 -
民法总则相邻关系有哪些
民法总则相邻关系有:用水、排水相邻关系;通行相邻关系;土地相邻关系;通风、采光和日照相邻关系。相邻各方在行使所有权或使用权时,要互相协作,兼顾相邻人的利益。
2021.02.11 129 -
民法总则有关法人有哪些规定
法人是指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人具有如下特征: 1.法人是集合性主体,法人是人的集合体与财产的集合体的有机统一; 2.法人拥有独立的财产; 3.法人能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4.法人具有独立
2021.03.04 213
-
《民法通则》中关于离婚的规定有哪些
1、财产分割根据法律规定凡是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取得的合法收入和财产都是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离婚是平均分割的,不过协议离婚时你们双方是可以协商的,也就是说谁多谁少只要你们双方愿意,法律是不限制的。2、协议
2022-04-17 15,340 -
民法通则关于抚养费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关于抚养费司法解释的有关规定,抚养费的数额可以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承受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以按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支付。
2021-11-04 15,340 -
海关法实施细则相关规定有哪些
1、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特别严重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2、走私货物、物品
2022-08-09 15,340 -
民事诉讼法的相关原则有哪些?
民事诉讼法的原则是: 一、当事人诉讼平等原则; 2、同等原则和对等原则; 三、法院调解自愿合法的原则; 四、辩论原则; 五、处分原则; 6、检查监督原则; 7、支持起诉原则。
2021-11-04 15,340
-
01:20
民法典关于房产继承的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并未直接指出房产继承这一种继承方式。民法典主要规定了法定继承以及遗嘱继承这两种继承方式。但是关于房产继承,当事人当事人可以依据以下主要的法律条文来作出判断:首先,根据我国民法典第1122条的规定,遗产是自然人死亡的时候,遗留下来的个人
3,277 2022.04.15 -
02:10
民法典1042条规定有哪些
民法典第1042条主要是关于几类法律所禁止的干涉婚姻自由的行为。 第一、禁止包办、买卖婚姻以及借婚姻索取财物。其中包办婚姻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违背当事人的真实意愿,强迫其缔结婚姻;买卖婚姻则是指婚姻当事人以外的第三人以索取大量财物为目
4,587 2021.04.22 -
01:17
民法典对离婚的新规定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对离婚的相关规定, 1、夫妻双方如果是自愿离婚,应该签订书面的离婚协议,并需要双方亲自至民政局申请离婚登记,其中,离婚协议应该明确约定双方属于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以及对子女的抚养、夫妻共同财产分割及债务处理等事项
3,867 2021.0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