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法庭如果是遇到作证乱改口供判多少年呢?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五条在刑事诉讼中,证人、鉴定人、记录人、翻译人对与案件有重要关系的情节,故意作虚假证明、鉴定、记录、翻译,意图陷害他人或者隐匿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六条在刑事诉讼中,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背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辩护人、诉讼代理人提供、出示、引用的证人证言或者其他证据失实,不是有意伪造的,不属于伪造证据。 第三百零七条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司法工作人员犯前两款罪的,从重处罚。 第三百零八条对证人进行打击报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第三百零九条聚众哄闹、冲击法庭,或者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证人改口供的结果是,如果是故意提供更改虚假的口供,则可能会构成伪证罪,一般可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证人改口供结果是怎样的
证人改口供的,一般会有以下结果:如果是故意提供更改虚假的口供,则可能会构成伪证罪,一般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而情节严重的,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0.11.09 115 -
如果在中国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会判几年
中国新刑法违法提供出口退税凭证罪既遂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为询私情、私利,违反国家规定,出口退税凭证的工作中,徇私舞弊,致使犯罪分子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的行为得逞,国库税款损失巨大等,加重处罚。
2020.08.12 103 -
改口供后果是什么
改口供后果是判刑。改口供的判刑标准是: 1、以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3、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
2022.03.23 2,337
-
乱改口供判多少年?
第九十六条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可以聘请律师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代理申诉、控告。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聘请
2022-08-17 15,340 -
现在如果在案子里面做了点作假口供判多少年呢?
第一百二十三条询问证人,应当告知他应当如实地提供证据、证言和有意作伪证或者隐匿罪证要负的法律责任。作假口供判几年根据具体情节
2022-08-01 15,340 -
法庭作证假口供的后果
法庭作证假口供的后果: 1、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作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刑事追究的行为,所以在刑事诉讼中,如果做假口供意图陷害他人的,可涉嫌诬告陷害刑事犯罪,依照法律规定可判处3年以下
2022-06-24 15,340 -
法庭作证假口供的后果是什么?
法庭作证虚假供词的结果:1、诬告陷害罪是指捏造事实,虚假告发,意图陷害他人,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的行为,在刑事诉讼中,如果虚假供词意图陷害他人,可以怀疑陷害刑事犯罪,根据法律规定可以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1-10-22 15,340
-
00:59
口罩诈骗判多少年口罩诈骗如果数额不大只是治安处罚,金额如果达到了刑法较大数额,要判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金额巨大的,判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金额特别巨大的,判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
940 2022.04.15 -
01:06
扰乱法庭秩序如何处理首先,审判员对于违反法庭纪律的人应当予以警告,对于不听警告的,则予以训诫。若训诫无效的,则责令其退出法庭,如果拒不退出法庭的,则可指令司法警察将其强行带出法庭。 要注意的是,如果行为人有以下行为之一,危及法庭安全或扰乱到法庭秩序的,则可对其
4,091 2022.05.11 -
01:20
遭遇家庭冷暴力如何取证家庭冷暴力与家庭暴力的取证方式不同,施虐者通常是以精神虐待为主,因此,家庭冷暴力的实施具有一定的隐蔽性,其更多是通过语言攻击、暗示性的威胁、经济等方面的控制,以达到用精神折磨对方。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当遭遇家庭冷暴力时,可从以下
2,563 2022.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