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房买房人的首付款收据丢失怎么办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购房者的首付收据丢了如果购房收据为开发商开具的手写收据,需要跟开发商说明原因并声明该收据作废,开发商可以重开一份。如果是购房发票丢失的,需要登报声明作废,注明发票的号码和金额,然后在报纸上登报声明票据遗失。凭借报纸,到开发商那边重新出具发票。《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二十九条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已经开具的发票存根联和发票登记簿,应当保存5年。保存期满,报经税务机关查验后销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买房收据,是买方已经付款的重要凭证,也是财务入帐或税务申报的重要凭证。如果不需要这些功能,一般这种收据的重要性只会体现在发生法律纠纷时, 所以在没有发生纠纷时不用太担心的,可以带上身份证、合同、银行凭证、汇款记录(流水账),让开发商把他们的一联复印,并且盖章说明与原件一致,也可以起到上述作用的。 1、如果购房收据为开发商开具的手写收据,需要跟开发商说明原因并声明该收据作废,开发商可以重开一份。 2、如果是购房发票丢失的话,需要登报声明作废,注明发票的号码和金额,然后在报纸上登报声明票据遗失。凭借报纸,到开发商那边重新出具发票。
购房者的首付收据丢了的处理:购房者的首付收据丢了如果购房收据为开发商开具的手写收据,需要跟开发商说明原因并声明该收据作废,开发商可以重开一份。如果是购房发票丢失的,需要登报声明作废,注明发票的号码和金额,然后在报纸上登报声明票据遗失。凭借报纸,到开发商那边重新出具发票。开具发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税务机关的规定存放和保管发票,不得擅自损毁。
-
购房首付款不付怎么办
在合同纠纷的审理中,法院一般优先适用合同。因此对贷款合同不由谁承担违约责任是最重要的依据。如果开发商出售的房屋没有销售条件,即开发商未取得预售许可证或出售不符合使用条件的现有房屋,银行发现这种情况不会发放贷款。此时购房者可以要求开发商返还首
2020.12.28 355 -
购房交了首付款,开有首付收据,没有签合同怎么办
在签订购房合同的当天需要支付首付,如果只付了首付但不签合同,购房人则要小心一点,如果非买不可,可以留下相应的票据,例如在收据上注明是购房首付款,所购的是哪套房子。交了首付之后一般是签订购房合同了,不会只拿收据不签购房合同的,如果不签订购房合
2021.04.03 329
-
买房付首付的收据丢失了怎么办
可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购房首付款发票属于买房交首付的证据,它可以证明我们支付首付款的这个事实,但是,即使发票丢了,只要有其他证据加以佐证,比如首付款转账记录、开发商开具的首付款收据都可以
2022-05-29 15,340 -
购房者的首付款收据丢了怎么办
1,如果购房收据为开发商开具的手写收据,需要跟开发商说明原因并声明该收据作废,开发商可以重开一份。2,如果是购房发票丢失的话,需要登报声明作废,注明发票的号码和金额,然后在报纸上登报声明票据遗失。凭借
2022-02-07 15,340 -
购房购房者的首付收据丢了怎么办
购房者的首付收据丢了如果购房收据为开发商开具的手写收据,需要跟开发商说明原因并声明该收据作废,开发商可以重开一份。如果是购房发票丢失的,需要登报声明作废,注明发票的号码和金额,然后在报纸上登报声明票据
2022-05-13 15,340 -
首付款收据丢失怎么办
可携带身份证、合同、银行凭证、汇款记录(流水账),让收款人复印一份,盖章说明与原件一致。
2022-01-01 15,340
-
01:30
买房凑不齐首付款怎么办
买房又凑不齐首付款的,可以退房,应在第一时间买方通知业主没办法把合同履行,而业主可做出没收定金的决定,还要在得到一定赔偿的情况下跟买方协商及时解除合同,避免损失,如房价下跌。 第一时间买方告诉卖方不能履行合同时,如果在合同中对买方可以不继
978 2021.04.25 -
01:01
如何退购房首付款
购房者如果想要退房退首付款,那么可以首先与开发商进行协商,看开发商是否同意。如果双方都能够达成一致的意见,那么可以签订正式的退房协议,办理相关的退房后续手续。如果开发商不同意,那么购房者应当向开发商发出解除合同的通知,并且要有正当的理由来解
1,280 2022.04.15 -
00:58
买房不退首付怎么办
买房的时候,购房者交付的首付,并不是说退就能退的。但是,如果发生合同约定的情况或者是法律规定的情况,那么此时购房者是可以要求开发商退还首付的。如果开发商不愿意退房退款,购房者可以向有关部门反映情况,进行投诉举报,如向当地的政府以及相关的职能
824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