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民法典规定房屋租赁违约金标准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房屋租赁违约金的标准,都是房屋租赁双方自行约定违约金的数量,双方认可就可以。约定的违约金高请求减少时;必须是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也就是悬殊,比如实际损失只有一百元,但约定的违约金却有几千元。如果算“过分高于”,是法官的自由裁量范围。 2.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 3.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任时,如果约定的违约金“低于”实际发生的损失,守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增加违约金;如果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实际损失,违约方可以起诉到法院请求减少违约金。 4.“不超过20%”,应是指不超过主合同标的额的20%,但这只能适用于定金约定,约定的定金高于主合同标的额20%的部分,法院不会支持。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出租人违约时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违约金条款应该包括违约金数额、违约金给付方式等内容。我国合同法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分高于造成的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适当减少。当事人就迟延履行约定违约金的,违约方支付违约金后,还应当履行债务。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出租人违约时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违约金条款应该包括违约金数额、违约金给付方式等内容。
-
租赁房屋违约金的规定及标准是什么
租赁房屋违约金的规定及标准一般是标的数额的20%,具体的数额要看双方合同约定的标准,同时需要根据违约情形来判断实际损失,造成的损害比较大违约金可以适当上浮。
2021.01.28 203 -
民法典中关于房屋租赁违约金的规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房屋租赁违约金比例主要体现两个方面: (一)房屋租赁协议违约金应该付多少 1.违约金由双方协商确定,没有数额的限制,一般是根据双方预测的因一方违约可能带来的损失大小来确定的。 2.发生一方违约后、守约方要求违约方承担违约责
2021.01.02 314 -
房屋租赁违约金规定是什么
房屋租赁违约金规定是,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违约造成的损失赔偿的计算方法。约定的违约金低于造成的损失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要求增加;约定的违约金过高于造成的损失的,
2022.04.14 307
-
民法典中房屋租赁违约金怎么约定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签订房屋租赁合同时,出租人违约时约定支付违约金的,违约金条款应该包括违约金数额、违约金给付方式等内容。
2021-12-28 15,340 -
房屋租赁违约金标准规定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金比例不得超过实际损失的30%。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房屋租赁合同双方可以自行约定违约金,但约定的违约金具体金额以违约造成损失的30%为上限。
2021-11-04 15,340 -
民法典规定房屋租赁违约纠纷
1、所谓提前终止合同指的是当事人因某些原因不能完成合同的义务而结束合同的履行。一般情况下,出租人和承租人都不能随意终止合同。但在一定条件下,双方可提前终止合同。 2、该公司作为承租人,在以下情况下亦可
2023-07-22 15,340 -
房屋租赁约定违约金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合同法第一百一十四条规定:违约金的赔偿不但要根据合同双方当事人对违约金数额的约定计算,守约方还要证明因一方违约所造成的损失,如果违约金约定数额超过所违约行为所造成损失的,当事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适当
2022-10-06 15,340
-
01:20
国家规定退房违约金多少我国并没有明确规定退房违约金是多少。 通常,合同双方要自行协商来确定违约金的数额,以约定的为准。但这并不意味着,购房合同的双方可以约定过高的违约金。对于违约金的限制比例,法律有明确规定。双方约定的违约金过高,请求适当减少的,法院要以实际损失
1,824 2021.03.24 -
00:55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怎么办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房屋租赁合同违约的,当事人可请求违约方赔偿损失。如果在租赁合同中有事先约定违约金的比例或数额的,则违约一方应按照约定的违约金数额或比例支付金额。但是,如果租赁合同中约定的违约金过高的,即超过实际损
1,278 2022.04.17 -
01:09
逾期违约金标准是什么逾期违约金标准是什么 逾期违约金的赔偿标准为: 1、当事人不履行或不适当履行债务时,可以按合同约定的逾期赔偿规定,给付对方一定数额的金钱或者金钱以外的其他财产; 2、若合同中没有约定法定的原则,一般情况下,按照同期银行贷款利率为准。合同违约
1,772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