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不当言论触犯了哪些法律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分析 发表不当言论可能会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行为人若是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应当受到行政处罚,会被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会不会被判刑,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
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会不会被判刑,要依据情节而定,如果捏造、虚构事实侮辱、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会构成犯罪,可能被判刑的。擅自在网络上发布不当言论者根据国家法律必须承担相应的责任。
-
侮辱逝者言论触犯哪些法律
依据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对死者进行侮辱的,情节严重的情况下是属于违法的行为,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对去世的人的侮辱诽谤侵犯了其名誉权,逝者的近亲属有权提起民事诉讼。 近亲属包括: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
2020.08.22 147 -
-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为,根据不当言论对当事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大小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具体如下: 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道歉及赔偿损失的责任。 2.如何构成犯罪
2021.03.19 1,284
-
社交场合发表个人言论不应触犯法律底线
在有些人看来,微信朋友圈不过是相互了解和熟悉者的“小圈子”,针对一些事情和遭遇,发发牢骚骂骂娘,是不用担心“发酵舆情”乃至“引火烧身”的。而事实却未必如此,有道是“人群聚集的地方就是江湖”,圈外有圈、
2023-06-11 15,340 -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
发表不当言论的后果为,根据不当言论对当事人或者社会造成的影响大小需要承担不同的责任。具体如下: 1.如果散布的谣言侵犯了公民个人的名誉权或者侵犯了法人的商誉权,需承担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赔礼
2023-03-10 15,340 -
律师公开发表言论应当
律师对案件公开发表言论,应当依法、客观、公正、审慎,不得发表、散布否定宪法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基本原则和危害国家安全的言论,不得利用网络、媒体挑动对党和政府的不满,发起、参与危害国家安全的组织或者支持
2022-01-30 15,340 -
在网络上发表不当言论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在网上发表不当的言论要依据情节而定。依照《治安处罚法》,处5日以下拘留或500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如果构成编造、故意传
2021-12-23 15,340
-
01:08
发表不当言论触犯了什么法律发表不当言论,按照情节,可能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1、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
7,490 2022.04.17 -
01:01
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触犯了哪些法律快递员泄露客户信息,触犯了以下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
5,853 2022.04.17 -
00:58
偷别人东西触犯了什么法律偷别人东西触犯什么法律要看盗窃数额的大小,如果金额较小的则触犯治安管理处罚法,如果盗窃数额较大的则触犯刑法,构成盗窃罪。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可知,盗窃达到数额较大的,构成盗窃罪,一般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另外
3,69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