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子该怎么办孩子的抚养费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1、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承担抚养非婚生子女的义务。 不能因女方或是男方嫁做他人妇或是娶妻,而免除男方或是女方抚养自己亲子的义务。 2、抚养孩子的一方完全有权利要求孩子的生父或生母给付抚养费,如果对方拒不履行义务,可以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3、非婚生子女抚养费一般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确定; 有固定收入的,抚育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无固定收入抚育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百分之二十至三十的比例给付。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七十一条第一款,非婚生子女享有和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民法典》婚姻家庭编第一千零七十一条第二款,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费的计算方式:原则上应比照婚生子女同等标准,即按照父母月总收入或当年总收入或者同行业平均收入的百分之二十至三十计算,若抚养两个以上子女的,前述比例可以适当提高,最高不得超过百分之五十。
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的实际生活水平来确定。父母一方如果有固定收入,抚养费一般可以按每月总收入的20%至30%的比例支付。抚养两个以上子女的费用承担的,抚养费的比例可以适当增加,但一般不超过月总收入的百分之五十。
-
未婚生子孩子抚养费怎么出
未婚生子的抚养费是要求非婚生子的父母支付的,因为非婚生子与婚生子享有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个人都不得加以危害或歧视。抚养费可以先由当事人协商,协商不成的,法院会根据实际情况判决,主要包含生活费、教育费和医疗费。
2021.04.20 116 -
未婚生子的抚养费该怎么给
未婚生子的抚养费支付的方式:双方可以协议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一般是未直接孩子的一方按月支付孩子的抚养费,其能做到一次性支付孩子的抚养费的,也可以一次性支付,抚养费的期限一般到子女满十八周岁为止。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
2021.01.15 106 -
未婚生子怎么主张孩子的抚养费
1、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非婚生子女的生父不能以任何理由,拒绝承担抚养非婚生子女的义务。 不能因女方或是男方嫁做他人妇或是娶妻,而免除男方或是女方抚养自己亲子的义务。 2、抚养孩子的一方完全有权利要求孩子的生父或生母给付抚养费
2022.03.30 75
-
未婚生子孩子的抚养费怎么办
非婚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一样受法律保护,不直接抚养的一方应当支付抚养费,具体数额可以协商,协商不成由法院判决。 1、子女抚养费的数额,可根据子女的实际需要、父母双方的负担能力和当地生活水平确定,有固定收入
2022-04-02 15,340 -
未婚生子拒付孩子抚养费该怎么办
一方不履行抚育义务,可以向一审法院反映,由一审法院对不执行判决的当事人进行教育、警告,促其履行抚养子女的义务。如果对方仍然不听劝告,不接受教育,拒不执行判决,根据规定,一方当事人可以向一审法院提出申请
2023-08-13 15,340 -
未婚生子孩子的抚养权该怎么办
未婚生子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2-12-06 15,340 -
未婚生子的孩子的抚养权该怎么办?
未婚生子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2023-08-11 15,340
-
01:08
未婚生子抚养费怎么算目前我国法律尚未对非婚生子女的抚养费问题做出规定,实践中,可以参考法律对婚生子女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抚养责任是父母双方共同承担的。所以不直接抚养子女的一方,不管是男方还是女方,都要按约定给予抚养费。如果是一人抚养一个子女的,根据相关法律规
1,749 2022.04.17 -
00:49
离婚后不给孩子抚养费该怎么办离婚后不给孩子抚养费,可以向法院起诉。向法院起诉,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当父母之中有任意一方不履行法律所规定的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有权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不履行抚养义务的父母一方承担; 2、抚养费纠纷一般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被
609 2022.07.02 -
00:48
未婚生子抚养费官司怎么打对方不给可以起诉。有以下6个步骤:1、写起诉状,准备和孩子抚养和抚养费证据;2、以非婚生子作为原告起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3、跟进人民法院的排期开庭、财产保全、证据交换、调查取证;4、参加庭审,进行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5、跟进开庭后的各项
2,02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