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虚假广告被骗可以找谁赔偿?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首先,虚假广告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 1、广告主介绍的商品、服务本身即是虚假的。 (1)广告中有关商品质量、性能、功效等的说明,不符合商品的实际质量、性能、功效等。 (2)擅自改变食品、药品、农药等特殊商品的《广告审批表》批准宣传的内容,进行虚假、夸大宣传,欺骗、误导消费者。 (3)利用虚假广告招生办学、培训技术。 (4)发布虚假的“致富信息、实用技术”广告骗取钱财。 (5)无商品可供,或以次充好,以邮购为名骗取购物款,非法牟利。 2、广告主自我介绍的内容与实际不符。 (1)谎称自己已取得生产许可证、商品注册证;谎称产品质量已达到规定标准、认证合格,并获得专利等;谎称产品获奖、获优质产品称号等。 (2)假冒他人注册商标、科技成果以及假冒他人名义为自己的企业或产品作广告宣传。 3、对产品、服务的部分承诺是虚假的,不能兑现的且带有欺骗性的。 其次,如果消费者因虚假广告信息被骗遭受损失的,可以索赔: 1、可以向广告主索赔,广告主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可以向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索赔,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的,消费者可以要求其先行赔偿。 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应在过错范围内承担赔偿责任。广告公司作为广告发布者,未尽到合理的审查义务,不能提供广告主的真实名称、地址和有效联系方式,亦没有依据《广告法》之规定与该广告主签订书面合同,因此具有一定过错,应当承担一定的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
因为虚假广告购买商品受到损害向谁索赔
因为虚假广告购买产品受到损害,消费者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的;也可以去有关部门举报,然后找经销商与厂商进行协调赔偿。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2020.01.23 150 -
虚假广告怎么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商家虚假宣传存在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2020.11.29 438 -
因为虚假医疗广告怎么诉讼
针对虚假医疗广告进行诉讼,当事人需要向法院递交起诉状。起诉状应当记明下列事项: (一)原告被告的基本信息;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2020.05.09 123
-
因为虚假广告而受骗,消费者有权要求广告经营者赔偿吗
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
2022-10-14 15,340 -
因虚假广告而受骗,消费者有权要求广告经营者赔偿吗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
2023-02-28 15,340 -
因虚假广告而受骗,消费者是否有权要求广告经营者赔偿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消费者因经营者利用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方式提供商品或者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经营者要求赔偿。 广告经营者、发布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
2022-11-13 15,340 -
虚假广告罪可以作为自诉人吗
虚假广告罪不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的受案范围。依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解释第一条,人民法院直接受理的自诉案件包括: (一)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1、侮辱、诽谤案 2、暴力干涉婚姻
2022-05-14 15,340
-
01:05
虚假广告能起诉合同纠纷吗虚假广告,可以合同纠纷为案由进行起诉。在合同成立的过程中,由于虚假广告内容的不真实,可以归结为民事欺诈。在规范这种现象中,我国的行政法规、刑事法律、民事法律都对此有所规定。消费者主要根据民事法律法规,追究广告商的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
1,635 2022.04.17 -
01:14
广告合同分为几种根据我国法律的相关规定,广告合同主要分为三种: 第一种是广告制作合同,是一种由广告经营者与广告主就广告作品的设计、制作所签订的合同。广告制作合同一般被归类为承揽合同。 第二种是广告发布合同,是一种由广告发布者与广告主或广告主委托的广告经营者
2,294 2022.04.17 -
01:03
虚假合同算诈骗吗虚假合同是否算诈骗,要根据以下要素确定: 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对经济合同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以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 3、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
770 2022.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