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案件刑民交叉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非法集资是指单位或者个人未依照法定程序经有关部门批准,以发行股票、债券、彩票、投资基金证券或者其他债权凭证的方式向社会公众筹集资金,并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以及其他方式向出资人还本付息或给予回报的行为。 刑民交叉案件,又称刑民交织、刑民互涉案件,是指案件性质既涉及刑事法律关系,又涉及民事法律关系,相互间存在交叉、牵连、影响的案件,或根据同一法律事实所涉及的法律关系,一时难以确定是刑事法律关系还是民事法律关系的案件。该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 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即便民事判决已经先行作出并已生效,但刑事判决仍然可以将其推翻; 后者是指在程序上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应当优先于民事法律关系,应当优先适用刑事程序以确定被告人的刑事责任或者在不妨碍刑事责任实现的前提下在 刑事诉讼 程序中附带处理民事责任问题。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七条规定,民间借贷的基本案件事实必须以刑事案件审理结果为依据,而该刑事案件尚未审结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诉讼。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刑民交叉处理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即便民事判决已经先行作出并已生效,但刑事判决仍然可以将其推翻;等等。
1、成立专案组。 2、制定处置方案。 3、公告取缔。 4、债权债务申报登记和确认。 5、资产负债审计和资产评估。 6、资产清收、保全和实物资产的变现。 7、集资款项清退。
-
非法集资中的刑民交叉处理原则概述
刑民交叉案件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后者是指在程序上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应当优先于民事法律关系。
2020.09.15 158 -
-
非法集资刑事立案后如何处理?
非法集资刑事立案后的处理是: 非法集资案件立案后,立案机关要对案件进行侦查,收集犯罪证据,然后移送到检察院审查起诉。 公安对非法集资案件立案后,应当及时进行侦查,全面、客观地收集、调取犯罪嫌疑人有罪或者无罪、罪轻或者罪重的证据材料。侦查结束
2022.12.02 247
-
非法集资中的刑民交叉处理
刑民交叉案件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后者是指在程序上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应当
2022-06-08 15,340 -
非法集资中刑民交叉处理原则
刑民交叉案件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后者是指在程序上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应当
2022-06-10 15,340 -
非法集资的刑民交叉处理原则
刑民交叉案件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后者是指在程序上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应当
2022-06-11 15,340 -
非法集资中的刑民交叉处理原则
刑民交叉案件原则在内容上包括位阶上的刑事优先与位序上的刑事优先两方面的要求:前者是指刑事判决的效力在位阶上应当高于民事判决,刑事判决的内容要对民事判决发生拘束力;后者是指在程序上刑事法律关系的确定应当
2022-06-07 15,340
-
01:13
民刑交叉案件怎么处理民刑交叉案件的处理方法如下:1、分开审理。从法律事实出发,判断涉案牵连的法律事实是否相互独立。如果分属不同的法律事实,那么经济纠纷案件与经济犯罪案件应当分别审理;2、先民后刑或先刑后民。综合民事纠纷审理与刑事案件侦破判断,若审理影响经济犯罪
6,160 2022.05.11 -
01:06
非法集资罪如何判没有非法集资罪,集资诈骗罪是个人用诈骗手段非法集资数额达到10万以上的,属于数额较大,将处以5年以下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2万到20万的罚金;非法集资数额达到30万以上的,属于数额巨大,将处5年到10年的有期徒刑,并处5万到50万的罚金;
1,101 2022.04.17 -
01:57
非法集资罪怎么处理非法集资在刑法中表述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犯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
581 2022.0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