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应届生,签了一份就业意向书,上面有违约条款,这有法律效力吗需要交违约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只有三方协议才是具备完全法律效力的,就业意向书属于两方,是没有法律效力的 国家规定劳动合同中如果没有培训条款和竞业禁止条款的约定,且用人单位支付过经济补偿,一律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单位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无效,不需要支付。 1、三方协议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以前; 2、三方协议的目的是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同时要求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生签订劳动合同,因此如果用人单位与应届毕业生签定了正式的劳动合同,则三方协议的效力自然解除; 3、正式劳动合同可以约定的违约条款仅局限于涉及保密条款和设定服务期的合同,其他任何情形都不得为劳动者设定违约金。三方协议的违约条款仅针对应届毕业生毕业后未进入用人单位,在正式劳动合同签订后,该违约条款所需的基础已经不复存在,所以违约条款当然不可能顺延至正式劳动合同中; 4、三方协议是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过渡期间的产物,对于三方协议没有准确的法律予以规定,但是正式工作以后,可以参见《劳动法》、《劳动合同法》等及相关劳动法律法规。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合法。当事人双方订立合同的,为了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双方可以协商约定违约责任,如违约金等。违约金的约定由双方当事人协商确定,但超过违约造成损失30%的,属于约定过高,可以要求减少。
-
签意向书能违约吗?
签了意向书可以违约,但违约方需要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当事人需要依法承担合同不能继续履行的违约责任。法律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2021.01.11 607 -
自如应届毕业生违约金不交
属于违约,虽然三方协议书只是三方签订的就业意向,不是劳动关系的法律文件,对劳动关系没有约束力,只有毕业生到单位报到,并与单位签订了劳动合同或形成了事实劳动关系,毕业生才能和用人单位形成正式的劳动关系。应届生就是在应该毕业的年份毕业的毕业生。
2021.04.18 293 -
应届生合同违约金上限
应届生合同违约金上限是5000元。具体规定如下: 1、三方协议仅限于应届毕业生在求职阶段与拟用人单位签订的合同,效力仅限于取得毕业证以前; 2、三方协议的目的是约束应届毕业生毕业后进入拟用人单位工作,同时要求拟用人单位在毕业生毕业后与该毕业
2023.03.30 34
-
和应届生签了一份无效的合同需要付违约金吗
1、应届生签了两方协议,发生违约行为后,需要按照协议的规定赔付违约金。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四条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造成对方损失的,损失赔偿
2022-11-10 15,340 -
应届生找工作签录取意向书,违约需要赔钱吗
录用意向书是双方的一种约定,但不具有劳动合同那样的法律效力,只是约定什么时候报到等等。聘用意向书中向被告发出的信息并不是能够产生法律效力的要约。可以不去报到也不算违约的,因为这只是双方的一种意向而已。
2022-05-13 15,340 -
应届毕业生签订了三方意向协议, 还要承担违约金吗?
应届毕业生签了双方意向协议没有法律效力。劳动合同中如果没有培训条款和竞业禁止条款的约定,且用人单位支付过经济补偿,一律不需要支付违约金。单位约定的违约金条款无效,不需要支付。1、三方协议仅限于应届毕业
2022-03-11 15,340 -
违约金就是应届毕业生离职的违约金么
毕业生签订临时协议,那么提出辞职,一般不需要支付违约金的。除非公司组织专项培训。
2022-10-09 15,340
-
01:20
签订购房意向书后反悔违约吗
签订购房意向书后反悔,属于违约的行为。因为买卖双方之间所签订的《购房意向书》,是双方当事人真实意思表示。只要该意向书的约定未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意向书就成为一种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合同。而且,该意向书是对未来签署正式房屋转让合同的预
1,420 2022.04.15 -
00:50
交社保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吗
交社保就不是应届毕业生了。签订了劳动合同,缴纳了社保,那么就算是落实了工作单位,档案和组织关系等也都会移交到公司或当地人才市场保管,那么就不属于应届生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可知,应届毕业生指在应该毕业的年份即将毕业或者已经毕业学生。简单地说,学
16,824 2022.05.11 -
01:00
合同上没有写违约金需要赔偿吗
合同上没有写违约金,也需要赔偿。合同中若有约定违约金条款的,有损失的一方,可以向违约方主张违约金。而如果合同没有约定约定违约金的,则不可以要求对方赔偿违约金,但可以要求对方赔偿因对方违约所造成的实际损失。对方违约造成自己损失,处理方法如下:
2,37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