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诉讼时效问题是如何规定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
劳动诉讼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劳动诉讼时效的规定: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若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2021.02.05 111 -
-
劳动关系仲裁时效问题如何规定
劳动关系仲裁的一般时效为一年。在一年内不行使权力,在此期间也没有发生时效中止、时效中断事由的,劳动者无权再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协议。但依旧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诉求。一般来说,申请确定劳动关系的案件,申请方炫耀承担举证责任。
2020.09.22 180
-
劳动诉讼时效问题具体是如何规定的
1、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三年内提起诉讼。 2、若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
2023-08-27 15,340 -
劳动争议的诉讼时效问题是如何规定的
发生劳动纠纷的诉讼时效的规定:发生劳动纠纷后,劳动者首先要在劳动纠纷发生后的一年内向仲裁机构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对仲裁结果不服时,不能直接提起诉讼,而是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起诉。
2022-11-05 15,340 -
劳动合同纠纷诉讼时效问题如何规定
劳动争议的时效现在是六个月,自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计算;今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后是一年,自知道或应知道权利受侵害之日起计算,可以中断或中止,追索劳动报酬无时间限制。附:《劳动法》第
2022-05-26 15,340 -
劳动诉讼时效问题是怎么规定
劳动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若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产生劳动争议的,应当先申请劳动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诉讼。
2022-11-04 15,340
-
00:55
劳动合同时间如何规定劳动合同时间的规定,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1、固定期限:即在合同中明确约定效力期间,期限可长可短,长到几年、十几年,短到一年或者几个月; 2、无固定期限:即劳动合同中只约定了起始日期,没有约定具体终止日期。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可以依法约定终止劳
2,079 2022.05.11 -
01:19
车祸诉讼时效如何算车祸诉讼时效如何计算呢?分为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两种不同情形。 因车祸发生人员伤亡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车祸导致受害人受伤的,诉讼时效一般自其治疗完结开始计算;车祸导致受害人死亡的,诉讼时效一般自丧葬事宜处理完毕开始计算。 因车祸导致财产损失的
703 2022.04.15 -
01:11
债务追讨诉讼时效是怎么规定的根据我国民法总则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迟迟不肯还款的,债权人最好在欠条上写的日期后的三年内,到人民法院进行
1,621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