肇事逃逸拘留之后属于民事赔偿的,对方有什么影响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做出的行政处罚,并不影响民事赔偿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法作出处罚。 《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没有过错的,由机动车一方承担赔偿责任;有证据证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有过错的,根据过错程度适当减轻机动车一方的赔偿责任;机动车一方没有过错的,承担不超过百分之十的赔偿责任。 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故意碰撞机动车造成的,机动车一方不承担赔偿责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只能是行政拘留;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以并处15日以下拘留。刑事拘留本身不是一种惩罚,它是针对犯罪嫌疑人的,是为了保证刑事诉讼的顺利进行而采取的措施。
肇事逃逸拘留十五天对以后没有影响。肇事定成逃逸拘留十五天属于行政处罚。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2、将机动车交由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暂扣的人驾驶的; 3、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 4、机动车行驶超过规定时速百分之五十的。
-
肇事逃逸拘留十五天对以后有影响吗
肇事逃逸拘留十五天对以后没有影响。肇事定成逃逸拘留十五天属于行政处罚。根据相关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1、未取得机动车驾驶证、机动车驾驶证被吊销或者机动车驾驶证被暂扣期间驾驶机动车的; 2
2020.05.01 179 -
肇事逃逸被拘留过会有什么影响
肇事逃逸被拘留过不会有影响。拘留是行政处罚,一般不会留案底,对下一代参军等没有影响。一般在派出所留案底,即因犯罪,受到刑事处罚(判刑)而在公安机关留案底,对下一代有一定影响。下一代如公务员考试,就会有影响。下列以下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一
2021.12.12 1,129
-
肇事逃逸拘留影响民事赔偿吗
拘留是公安机关对违法行为做出的行政处罚,并不影响民事赔偿 法律依据: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五十七条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在作出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之日起五日内,对当事人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依
2022-04-19 15,340 -
肇事逃逸拘留15天之后打官司还有影响吗
肇事定成逃逸拘留十五天属于行政处罚,与以后打民事官司没有影响。根据法律规定,驾驶员造成交通事故后逃逸,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可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同时还需根
2022-02-08 15,340 -
刑事拘留对家属有什么影响
1、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条明知是犯罪的人而为其提供隐藏处所、财物,帮助其逃匿或者作假证明包庇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犯前
2022-02-02 15,340 -
交通肇事逃逸对事故责任有什么影响
交通肇事逃逸对事故责任的影响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逃逸当事人的责任可以有以下几种认定结果:1)事故因当事人逃逸,而无法认定当事人责任的场合,无论事故各方的实际责任如何,均推定逃逸方承担全部责e;2)事
2022-03-16 15,340
-
01:00
酒驾肇事逃逸拘留多少天
酒驾肇事逃逸拘留一般要拘留15天左右,并处罚金及吊销驾照,但如果存在肇事逃逸行为,并造成了人员伤亡的还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一般可以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
1,610 2022.04.15 -
00:58
酒驾肇事逃逸拘留多长时间
酒驾逃逸拘留时间要看情节有多严重。酒驾逃逸不构成犯罪的,一般拘留15天,最长不超过37天,但如果存在肇事和严重后果的,可以按照《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
2,496 2022.04.17 -
01:17
小事故对方逃逸怎么理赔
小事故对方逃逸的话,可以通过以下的方式进行理赔: 1、及时报警,寻求警方的帮助。警方会看事故现场的监控,如果有监控可以分析出对方的车牌号等身份信息,警方有力的侦查手段可以迅速确定肇事者的身份; 2、确定身份之后,双方当事人人可以协商。协商不
1,53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