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如果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与保证人对保证期间作出了约定,则当事人约定的开始日确定保证期间为起算点。债务没有履行期限或者履行期限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起诉点为宽限期届满之日。
《担保法》第25条,第二十五条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与债权人未约定保证期间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六个月。在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和前款规定的保证期间,债权人未对债务人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人免除保证责任;债权人已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保证期间适用诉讼时效中断的规定。(《担保法》将于2020年12月31号失效)。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九十二条规定:保证期间是确定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期间,不发生中止、中断和延长。 债权人与保证人可以约定保证期间,但是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主债务履行期限或者与主债务履行期限同时届满的,视为没有约定;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六个月。 债权人与债务人对主债务履行期限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保证期间自债权人请求债务人履行债务的宽限期届满之日起计算。(《民法典》生效时间为2021年1月1日)。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如果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与保证人对保证期间作出了约定,则当事人约定的开始日确定保证期间为起算点。债务没有履行期限或者履行期限约定不明时保证期间的,债务人可以随时履行,债权人也可以随时要求履行,但应当给对方必要的准备时间,起诉点为宽限期届满之日。
1、根据保证合同成立时,主债务履行期限是否已经届满。 若届满,则从保证合同生效时计算;若未届满,则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2、保证合同是否约定了保证期间。 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约定的期限过短,从主债务履行届满的次日起计算;除上述情形外,如果约定了保证期间的,按照约定的开始日期确定起算点。
-
如何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方法如下: 1、当事人有约定的,并且约定的期间不早于或同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按其约定; 2、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六个月。
2021.03.07 121 -
怎样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保证期间的起算点为: 1、当事人有约定的,并且约定的期间不早于或同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按其约定; 2、没有约定的,保证期间从主债务履行期限届满之日起计算六个月。
2021.03.02 354 -
如何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1、根据保证合同成立时,主债务履行期限是否已经届满。 若届满,则从保证合同生效时计算;若未届满,则从主债务履行期届满的次日起计算。 2、保证合同是否约定了保证期间。 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约定不明、约定的期限过短,从主债务
2021.02.13 147
-
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怎样的
1、普通的起算点 如果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与保证人对保证期间作出了约定,那么除非当事人此种约定的保证期间存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应当按照当事人约定的开始日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即便该开始日早于主债
2022-11-03 15,340 -
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应该如何的
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怎样的 (一)普通的起算点 如果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与保证人对保证期间作出了约定,应当按照当事人约定的开始日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即便该开始日早于主债务人的履行期届满日也无关紧要。但
2022-11-24 15,340 -
2022年保证期间的起算点是怎样的
1、普通的起算点 如果在保证合同中,债权人与保证人对保证期间作出了约定,那么除非当事人此种约定的保证期间存在相关法律规定的情形,否则应当按照当事人约定的开始日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即便该开始日早于主债
2022-11-15 15,340 -
如何确定保证期间的起算点
关于保证期间: (1)未约定: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6个月。 (2)约定不明:保证期间为主债务履行期届满之日起2年。 根据规定,保证合同约定的保证期间早于或者等于主债务履行期限的,视为没有约
2022-08-21 15,340
-
01:13
合同违约赔偿起算点是什么按照我国当前的法律规定,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约定,让对方造成损失的,损失赔偿额要相当于因违约所造成的损失。但不得超过违反合同一方订立合同时,预见到或者应预见到的、因违反合同可能造成的损失。 确定合同违约行为的起算点,具体分
1,348 2022.05.11 -
01:08
可撤销合同的特点是什么可撤销合同有下面三点特点: 第一,可撤销合同不是合同当事人的真实意思表示,意思就是签订合同或者合同的内容不符合合同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当事人可能因为某种原因签订合同,而非自愿,比如受到胁迫欺诈、由于重大误解或者乘人之危而被迫签订合同,这时候,
903 2022.04.15 -
01:24
取保候审期间应该注意什么根据《刑事诉讼法》的相关规定,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在取保候审期间应注意: 1、没有经过有关执行机关的批准,不可离开所居住的市或县; 2、如果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常住地址、公司单位地址或者公司的联系方式发生变动,应在24小时之内报备给执行机
108 2022.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