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行为人以购买假币罪还是持有假币罪的界限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伪造货币等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2000年9月8日)第二条行为人购买假币后使用,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的规定,以购买假币罪定罪,从重处罚。行为人出售、运输假币构成犯罪,同时有使用假币行为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百七十二条的规定,实行数罪并罚。第三条出售、购买假币或者明知是假币而运输,总面额在4000元以上不满5万元的,属于“数额较大”;总面额在5万元以上不满20万元的,属于“数额巨大”;总面额在20万元以上的,属于“数额特别巨大”,依照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条第一款的规定定罪处罚。处罚对于出售、购买、运输伪造货币罪的处罚,刑法规定了三档刑: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金;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购买假币罪的犯罪构成为: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 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虽然购买、持有、使用假币三种行为可以互为独立,我国刑法也分别规定了独立的罪名,但是该三种行为在客观上存在内在的联系,构成牵连关系。一般认为,在刑法没有特别规定的情况下,对牵连犯应从一重罪从重处罚。
-
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犯罪构成
购买运输假币罪的犯罪构成有: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件: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3.客体要件: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和金融管理秩序。4.客观要件:客观方面表现为购买、运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
2020.11.28 122 -
购买假币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购买假币罪的犯罪构成是: 1、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2、主体为一般主体;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购买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和金融管理秩序。
2020.06.22 104 -
构成购买假币罪的要件?
购买假币罪的构成要件是: 1、主体为一般主体; 2、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 3、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购买输伪造的货币的行为; 4、侵犯的客体为国家的货币管理和金融管理秩序。
2020.05.15 113
-
持有、使用假币罪与出售假币罪的界限是什么, 买卖假币罪该如何处罚
区分持有、使用假币罪与出售假币罪之间的界限。关键在于区分“使用”与“出售”之间的差别。一般来说,使用伪造的货币必须以对方不知是伪造的货币为条件。如果对方是知情者而交付伪造的货币,并且以低于票面的价值卖
2022-02-15 15,340 -
金融工作人员购买假币、以假币换取货币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便利换取货币的行为还同时侵犯了金融机构的正常活动,具有一定的渎职性。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2022-07-03 15,340 -
购买运输假币罪的构成
构成购买运输假币罪的要件有: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货币管理制度; 2、本罪在客观方面上表现为出售、购买或者运输伪造的货币,数额较大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
2022-06-16 15,340 -
购买假币罪的构成要件
购买假币罪的四个要件是: 1、侵权对象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 有购买伪造货币,且数额较大的行为。 3、行为人是具有刑事责任年龄和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4、本罪主观上是故意的。
2021-11-23 15,340
-
01:09
使用假币构成犯罪吗
使用假币可能会构成犯罪。对于明知是假币而使用的犯罪嫌疑人,根据使用数额多少进行量刑,具体如下: 1、使用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2、使用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
820 2022.11.21 -
00:51
持有、使用假币罪怎么判
持有、使用假币罪是指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故意持有或者使用,数额较大的行为。此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货币管理制度,持有或者使用伪造的货币的行为危害或已经危害国家货币流通秩序,妨害国家货币管理制度。《刑法》对此罪规定了三个法定量刑情节:数额较大的,处
1,279 2022.04.17 -
01:06
持有、使用假币罪判几年
如果犯罪嫌疑人明知是伪造的货币而持有、使用,达到法律规定的数额时,就构成了持有、使用假币罪。持有、使用假币罪主要有下面几个量刑幅度: 首先,持有、使用假币达到较大的数额,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第
558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