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里临时有意外,借高利贷被起诉怎样办,如何处理?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借高利贷被起诉一般会被要求偿还借款的合法本金,属于高利贷的,超出的违法利息,人民法院不予支持,也就是说,超过部分的利息,不应认定为后期借款本金。
高利贷指的是借贷利息的年利率超过24%至36%的借贷,这种借贷属于违法借贷;故如果出借人向法院起诉,要求借款人还款的,借款人只须偿还本金及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利息即可。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的,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年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部分的利息应当被认定无效。因此,我国法律对民间借贷的利息是有限制性规定的,借高利贷被起诉到法院,法院最多支持出借人年利率24%的贷款利息,超过部分不支持。如果已经被起诉了,应该提供什么证据证明本起借贷属于高利贷,以减少利息呢?1、能够证明双方约定的借贷利息超过年利率24%的证据,比如借条、借贷合同、欠条等;2、能够证明双方的借贷关系计算复利,并且经计算平均利率超过年利率24%的证据,比如借条、银行流水、汇款凭证、交付凭据等;3、能够证明出借方夸大出借金额,实际出借金额与借条、借款合同约定不符,并且平均利息超过年利率24%的证据,比如银行流水、证人证言、录音录像等。
-
被起诉借高利贷怎么办
借高利贷被起诉了,因为高利贷属于违法,借款人只偿还本金及法律规定范围内利息即可。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合同约定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但是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四倍的除外。
2021.01.05 252 -
借高利贷被起诉怎么办?
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中提到,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出借人与借款人既约定了逾期利率,又约定了违约金或者其他费用,出借人可以选
2020.02.14 188 -
借高利贷被起诉怎么办
民间贷款一般贷款的利率是比较高的,如果贷款的利率高于法律的规定年利率,那就会被认定为是高利贷。贷款人贷高利贷时,会面临很大的还款压力,出现违约的情形是很常见的。民间借贷属于民事行为。放高利贷也是违反法律的,法律不会支持超过规定的利率。所以,
2022.04.12 659
-
家里临时有意外,借高利贷被起诉怎么办,怎么处理?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年利率24%,出借人有权请求借款人按照约定的利率支付利息;但如果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超过年利率36%,则超过年利率36
2022-07-27 15,340 -
借高利贷被起诉怎么办?
借高利贷被起诉了,债务人可以做好应诉的准备,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证明该债权属于高利贷。超出合理利息的部分,属于高利贷的,法院不会支持出借人该部分的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2022-06-05 15,340 -
借高利贷被起诉会怎么样
第一、国家并没有打击高利贷的政策或者法规,仅仅只是在借款利率高于银行四倍时,对于超过四倍的部分利息不予支持。 第二、虽然你们借款期限约定为一个月,另外没有特别约定担保期限的情况下,担保人承担到保责任的
2022-03-31 15,340 -
借高利贷被起诉
借高利贷被起诉了,债务人可以做好应诉的准备,可以收集相关的证据证明该债权属于高利贷。超出合理利息的部分,属于高利贷的,法院不会支持出借人该部分的请求。《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
2022-06-07 15,340
-
01:03
高利贷如何处理
在我国,民间高利贷并不会受到法律的保护。但是实践中,放贷者大多会使用违法的行为来催收。建议当事人通过正当的渠道,借取贷款。出现矛盾的时候,应当及时寻求警方的帮助,尽量采取合法的途径,维护自身的权益。具体来说,根据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国家
1,634 2022.04.17 -
01:05
高利贷没还被起诉怎么办
对于借款人在尚未清偿完毕高利贷期间,如借款人暂未被高利贷债权人提起诉讼,且希望以诉讼方式降低应偿还数额的,可以采用如下方案: 债务人有权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的有关规定,以借款合同利息计算数额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为由,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
1,328 2022.04.15 -
01:14
借高利贷还不起怎么办?
高利贷还不起的最佳处理办法是,通过诉讼的手段,起诉到人民法院主张利息过高部分无效,然后偿还本金和合理利息给对方。这主要是依据了,我国民法典第680条的规定。根据民法典的最新规定,国家明文禁止高利放贷。换句话说,法律不会支持高利放贷的行为,超
2,164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