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诉抗辩权的丧失的情形有哪一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法律规定了一般保证人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形: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保证责任,但是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享有先诉抗辩权。有4种法定先诉抗辩权失效情形出现时,一般保证的保证人丧失先诉抗辩权。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形包括: (一)债务人住所发生变化;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先诉抗辩权的。
-
先诉抗辩权丧失的情形有哪些?
法律规定了一般保证人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形: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2021.03.13 99 -
先诉抗辩权的丧失的情形有哪些
先诉抗辩权丧失的情形有4种。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且无财产可供执行; (二)人民法院已经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三)债权人有证据证明债务人的财产不足以履行全部债务或者丧失履行债务能力; (四)保证人书面表示放弃本款规定的权利。
2021.02.17 338 -
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形包括哪些
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形包括: 1、债务人住所发生变化,导致债权人找不到债务人,要求其履行债务; 2、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3、在破产程序中,债务人的财产将依法冻结,债权人的债权将纳入破产债权,在这种情况下,为了保护债权
2022.05.11 460
-
先诉抗辩权丧失的情形主要有哪些
丧失先诉抗辩权的情形是: (一)债务人住所发生变化;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暂停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先诉抗辩权的。
2021-12-22 15,340 -
一般保证人先诉抗辩权丧失
一般保证指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不能履行债务”指主合同纠纷经过人民法院的审理或者仲裁机构仲裁,并且法院对于债务人的财产进行强制执行后,仍然不能清偿债务
2022-08-12 15,340 -
不享有先诉抗辩权的基本情形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七条第二款的规定,一般担保人有权拒绝向债权人承担担保责任,但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除外: (一)债务人下落不明,无财产执行;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 (3)债权人有证据证
2021-12-13 15,340 -
先履行抗辩权的情形
行使不安抗辩权的一方,是依照合同或法律负有先履行义务的方当事人。通知对方,使对方有一举证的机会或能及时采取减损措施。对于行使先履行抗辩权者来说,负有后履行的义务,对方负有先履行的义务。负有先履行义务的
2022-08-15 15,340
-
01:14
商标权的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的相关规定,商标权的终止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因为注册商标的法定有效期限届满但又没有办理续展注册,导致注册商标被注销,商标权因此终止; 2、由于注册人自动申请注销商标,导致终止的; 3、因注册商标争议被商标评审
1,814 2022.04.17 -
01:12
侵犯商标权的情形有哪些
商标侵权的情形主要包括以下三点,分别是: 1、行为人销售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商品; 2、行为人未经商标所有权人同意,擅自使用、注册、销售他人商标; 3、法律规定的其他商标侵权的情形。 商标侵权构成要件是以下四点: 1、行为人主观上具有过错;
644 2022.10.08 -
01:34
专利权终止的情形有哪些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专利权终止分为保护期限届满的终止和保护期限届满前的终止。不同种类的终止原因各不相同。 首先,保护期限届满的终止是因为专利具有保护期限,在保护期内,任何人没有经过专利权人的许可,都不能为生产、经营使用他人
2,793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