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诉讼罪有什么构成犯罪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虚假诉讼罪法条: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非法占有他人财产或者逃避合法债务,又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司法工作人员利用职权,与他人共同实施前三款行为的,从重处罚;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从重处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虚假诉讼犯罪的构成: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表现为故意;犯罪对象是一个复杂的对象;以捏造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碍司法秩序或者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如下: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以虚假事实为根据,通过伪造书证、物证,双方恶意串通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是本罪的结果要件;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使他人成为民事诉讼被告卷入诉讼过程,可认定为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本罪的行为主体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
-
虚假诉讼构成什么罪
虚假诉讼构成虚假诉讼罪。虚假诉讼罪是指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0.07.16 221 -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什么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还应当是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为故意。
2020.04.15 125 -
虚假诉讼罪犯罪由什么方面构成
虚假诉讼罪犯罪指《刑法》中的虚假诉讼罪,构成包括: (一)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年满16周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且还应当是具备民事诉讼行为能力,能够提起民事诉讼的自然人,单位也可以成为本罪的主体。 (二)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明知自己是用捏造的
2020.07.04 105
-
虚假诉讼构成什么犯罪
2015年8月29日出台的《刑法修正案(九)》,正式将虚假诉讼罪列为单独罪名虚假诉讼可以构成犯罪 “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2-06-14 15,340 -
虚假诉讼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所需要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包括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侵害的客体为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则表现为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
2022-11-09 15,340 -
虚假诉讼罪犯罪构成有哪些
1、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可以构成虚假诉讼罪所需要的犯罪构成要件有:主体为一般主体,且包括单位;主观方面为故意;侵害的客体为第三人的合法权益; 2、客观方面则表现为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合谋编制虚假
2022-11-09 15,340 -
虚假诉讼罪构成什么罪
虚假诉讼是一个法律名词,俗称打假官司,指民事诉讼的双方当事人恶意串通,通过虚构事实、伪造证据向法院提起诉讼,欺骗法院作出错误裁判、执行的方式获得非法利益。
2023-10-24 15,340
-
01:10
虚假诉讼在什么情况下构成犯罪
1、虚假诉讼要构成犯罪,只有“以捏造的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才有可能。“捏造”是指凭空捏造,如果纠纷事实客观存在,仅仅对非关键部分的事实进行夸大、或者滥用诉讼权利恶意诉讼的,都不构成该罪。其次,必须是民事诉讼领域的事实,如果在刑事诉讼领域捏
1,480 2022.04.17 -
01:18
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
虚假诉讼罪,指的是行为人使用编造、虚假的事实提起诉讼,严重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严重妨碍司法秩序或的行为,关于虚假诉讼罪的量刑标准可根据《刑法》规定的“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规定。 虚假诉讼罪构成要件为: 1、虚假诉讼罪侵害的客体,主要是司
5,693 2022.04.15 -
00:55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
虚假诉讼罪的构成要件内容为:行为人以虚假的事实为根据,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妨害司法秩序或者使他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其常见情形是:行为人通过伪造物证、书证,或者双方通过恶意串通,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如果是在刑事自诉
2,509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