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占有罪十八岁会判缓刑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未满十八岁犯侵占罪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判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未满十八岁非法占罪的,只要满足适用缓刑条件的,也有可能判处缓刑,具体来说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未满十八岁犯侵占罪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判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
未满十八岁非法占有罪可以判缓刑吗?
未满十八岁非法占有可以判缓刑,但是要符合相应的条件。满十八周岁的人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的,应当宣告缓刑。
2020.08.17 109 -
未满十八岁非法占有可以判缓刑吗
未满十八岁犯侵占罪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判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0.08.20 108 -
未满十八岁犯了非法占有罪可以判缓刑吗
未满十八岁非法占罪的,只要满足适用缓刑条件的,也有可能判处缓刑,具体来说缓刑的适用条件如下: 1、犯罪情节较轻; 2、有悔罪表现; 3、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4、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刑法》第七十二条的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
2020.04.07 75
-
未满十八岁犯非法占有罪能判缓刑吗?
未满十八岁犯侵占罪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判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2-10-14 15,340 -
未满十八岁非法占有能判缓刑吗
未满十八岁犯侵占罪符合以下条件的应当判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2022-11-13 15,340 -
未满十八周岁犯罪会判缓刑吗
因为未满十八周岁,判缓刑的可能性很大。判刑根据是否构成犯罪,综合考虑犯罪动机、主观恶性、社会危害性、是否累犯、有无自首、立功认罪态度、是否具有从轻或者减轻情节,是否符合犯罪构成要件等因素确定。
2022-03-18 15,340 -
非法占用农用地罪判缓刑吗
如果符合条件是可能的,因为非法占用农地最是被判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的,因此达到监外执行的情形之一就可以了。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破坏土地资源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2022-10-07 15,340
-
01:20
未满十八周岁犯罪怎么判刑
未满十八周岁犯罪怎么判刑视情况而定: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
5,401 2022.10.12 -
01:05
未满十八周岁犯罪如何判刑
针对未满十八周岁的犯罪嫌疑人犯罪,具体判刑标准有以下几点: 1、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相应的刑事责任; 2、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7,004 2022.07.10 -
01:19
非法经营罪能缓判刑吗
非法经营是可以判缓刑的。适用缓刑,需符合如下条件一是严格限制适用对象。缓刑的对象必须符合两个条件,被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没有再犯的危险。即法院认为不关押也不至于再危害社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七十
1,205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