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法师兄 > 专业问答 > 孩子有地有是否能享受和村民同等的待遇?

孩子有地有是否能享受和村民同等的待遇?

2022-10-23 18:07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推荐答案

辽宁在线咨询顾问团

2022-10-23回复

专业分析:

享受同等待遇,可以协商处理,处理不成可以起诉。

展开更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同类普法

孟金龙律师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

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非婚生子是无辜的,无论其降生是双方的一时冲动也罢,还是错误导致的,错误只能是其父母来负担,不应该让子女来承担。所以,私生子的权利也应是受法律保护的。

丰培铭律师

天津东方律师事务所

村民不享受待遇是可以诉讼。诉讼只要满足以下条件就可以提起: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有明确的被告;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没有法律直接对此进行规定,但应由村民会议讨论决定。

律师普法更多>>
  • 农民工是否有享受工伤待遇?
    农民工是否有享受工伤待遇?

    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的,享受工伤保险待遇。职工所在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费,发生工伤事故的,由用人单位支付工伤保险待遇。用人单位不支付的,从工伤保险基金中先行支付,然后由用人单位偿还。

    2020.07.07 118
  • 离婚后能享受男方村民待遇吗
    离婚后能享受男方村民待遇吗

    视具体情况而定。若离婚后户口未迁走,仍属于村集体内的人员,仍享有相应的福利。

    2021.01.24 397
  • 异地干部能享受的待遇
    异地干部能享受的待遇

    首先是生活补助。挂职干部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800元;在同城(市中心城区120平方公里范围内)挂职的,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400元;赴省外(不包括西藏、新疆的)挂职的,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500元,市外挂职的,每人每月发放生活补助1000

    2020.11.07 1,569
专业问答更多>>
  • 村民能享受村民待遇吗

    根据法律规定,原则上可以的。不过,村民待遇不是法律法规强行规定的内容,属于村民自治内容;在现实生活中,是否可以继续享受该村的待遇,还要看该村是如何规定的。在我国的传统人口管理中,一般是以户口为基准的,

    2022-03-20 15,340
  • 有结婚证没有孩子能享受村里的待遇吗

    在该前提下,当事人是不能享受到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的: 1、在当事人的子女是不符合当地的计生政策而生育,又没有向当地的计生部门缴纳社会抚养费的前提下,是不能享受当地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待遇的; 2

    2022-03-09 15,340
  • 出嫁女是否还能享受村民待遇

    可以认定为还具有原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应当享受同等村民待遇。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认定问题的会议纪要》 四、几类特殊人员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格的认定 10、农嫁女或入赘男的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资

    2022-01-06 15,340
  • 后在本村村民应不应享受村民同等待遇

    应当享有的。这样的情况在西安市基本上都一样。村委会及村民小组对只要是结婚的,不管是只举行仪式还是嫁城钕、嫁农女,结婚又离婚的,赘婿的一律不给分的,他们不管法律怎么规定,就是拿着本来就应该分给你们的钱不

    2022-10-21 15,340
法律短视频更多>>
  • 十级伤残证能享受什么待遇 01:04
    十级伤残证能享受什么待遇

    工伤十级伤残享受的待遇,具体情况如下:1、从工伤保险基金按伤残等级支付一次性伤残补助金,标准为:十级伤残为7个月的本人工资;2、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由用人单位

    4,846 2022.05.11
  • 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什么待遇 00:58
    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什么待遇

    男方交的生育险能享受以下待遇: 1、津贴类生育津贴,男性职工的生育险通常会是10天的带薪休假,个别地区规定男性的带薪休假时间为15天,主要按地区和单位的规定。生育补助金的第二部分,叫做晚婚津贴。这晚婚津贴的金额稍微少一点,就是1个月的当地职

    5,986 2022.05.11
  • 受教育者享有哪些平等权利 00:56
    受教育者享有哪些平等权利

    受教育者享有以下平等权利: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

    2,531 2022.05.11
有问题
就会有解决办法
在线咨询

离婚、工伤、刑事、债务... 最快3分钟内有答案

法师兄法务
您好,请问有什么可以帮助到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