诈骗罪如何辨别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行为人事中有无积极归还或者消极不归还行为或者表现,如行为人编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拖延归还被害人的财产等; (3)行为人事后处分财物及对他人财产损失的态度,如行为人是否通过实施诈骗行为排除被害人对其财产的控制并将其财产转归行为人或第三人名下; 是否将被害人的财物用于双方约定的用途,抑或是消费、还债等个人用途,是否具有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拒不交代财物的真实去向等欲使被害人财物无法收回的行为等。
《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应该从以下方面认定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1)行为人事前是否有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行为人事中有无积极归还或者消极不归还行为或者表现,如行为人编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拖延归还被害人的财产等; (3)行为人事后处分财物及对他人财产损失的态度。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行为人事中有无积极归还或者消极不归还行为或者表现,如行为人编造事实或者隐瞒真相拖延归还被害人的财产等; (3)行为人事后处分财物及对他人财产损失的态度,如行为人是否通过实施诈骗行为排除被害人对其财产的控制并将其财产转归行为人或第三人名下,是否将被害人的财物用于双方约定的用途,抑或是消费、还债等个人用途,是否具有转移财产、隐匿财产、拒不交代财物的真实去向等欲使被害人财物无法收回的行为等。
-
诈骗罪中如何能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
2020.04.06 132 -
诈骗罪的确认行为人是否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行为人事中有无积极归还或者消极不归还行为或者表现; 3、行为人事后处分财物及对他人财产损失的态度。
2020.01.27 73 -
诈骗罪中怎么去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力,如行为人的资产负债情况等; (2)
2020.08.12 139
-
如何识别诈骗罪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
2023-01-14 15,340 -
诈骗罪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
2023-06-05 15,340 -
诈骗罪中如何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能
2023-01-23 15,340 -
诈骗罪中如何能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实践中判断行为人是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应坚持在客观基础上的主观判断,即在查明客观事实的前提下,根据一定的经验法则或者逻辑规则。 具体而言,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综合判断: (1)行为人事前有无归还
2022-11-14 15,340
-
00:58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
诈骗罪非法占有为目的6种情形如下:1、集资后不用于生产经营活动或者用于生产经营活动与筹集资金规模明显不成比例,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2、肆意挥霍集资款,致使集资款不能返还的;3、携带集资款逃匿的;4、将集资款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5、抽逃、转
4,356 2022.05.11 -
01:09
什么是诈骗行为
诈骗行为是指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2021年7月14日,反诈预警短信12381正式上线,首次实现了对潜在涉诈受害用户进行短信实时预警。该系统可根据公安机关提供的涉案号码,利用大数据、
13,443 2022.04.15 -
01:56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是什么
违法行为和犯罪行为的区别主要有: 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一般而言,犯罪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更大,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程度相对小一些; 2、承担的责任有所不同。违法行为如民事违法行为要承担民事责任,行政违法行为要受行政制裁;而犯罪行为,由
60,897 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