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纠纷的审判程序是怎么样的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劳动诉讼开庭程序详细流程如下: (1)起诉和受理。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后,进行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7日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 (2)审理前的准备。正式审理之前人民法院还要做—些准备工作,比如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组成合议庭,开展调查或委托调查,通知当事人参加诉讼等。 (3)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时,按当事人陈述、证人作证、出示证言书证等证据、宣读鉴定结论和勘验笔录的顺序进行。进入法庭辩论后,先由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发言,然后由被告及其诉讼代理人答辩,再由各方相互辩论。辩论之后由审判长按照原告、被告、第三人的先后顺序征询各方最后意见。 (4)依法做出判决。判决前能够调解的,还可以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纠纷处理程序: 1、双方自行协商解决。当事人在自愿基础上进行协商,达成协议; 2、调解。双方不愿自行协商或达不成协议的,可自愿申请企业调解委员会调解。调解不成的可申请仲裁; 3、仲裁。当事人一方或双方均可在法定期限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4、诉讼。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在规定的期限内,可以向基层人民法院起诉。人民法院按照民事诉讼程序进行审理,实行两审终审制。法院审判程序是劳动争议处理的最终程序。
-
劳动纠纷仲裁与诉讼程序是怎样的
在发生劳动纠纷后,一般当事人需要先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在十五日内依法去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仲裁一般是提起劳动诉讼的前置程序,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
2020.11.27 112 -
劳动纠纷的劳务纠纷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明确的被告;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应当向人民法院递交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出副本。 原告应预交案件受
2021.10.23 230 -
劳动纠纷仲裁的程序是什么?
申请仲裁劳动纠纷的具体流程: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劳动仲裁申请书之日起五日内决定是否受理;向申请人和被申请人发出书面通知;组成仲裁庭;先行调解,调解未达成协议的开庭裁决;当庭调查、主持辩论、裁
2020.10.02 114
-
劳动纠纷二审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法院二审程序: (1)受理上诉。上诉的受理包括诉讼文件的接受和送达、诉讼案卷和证据的提交和立案。 二是审理前的准备工作。二审前的准备工作包括组成合议庭,审查上诉活动,查阅案件材料,熟悉案件,决
2021-11-21 15,340 -
劳动纠纷二审审理程序是怎样的
劳动争议二审程序的流程主要包括了:受理上诉→审理前的准备工作→审理→裁判 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 (一)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
2022-07-25 15,340 -
同学遇到劳动纠纷,那劳动纠纷一审程序是怎么样的
按照法律规定,如果当事人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相关规定 第四十八条劳动者对本法第四十七条
2022-06-26 15,340 -
劳动纠纷劳动仲裁程序是怎样的
我国目前除个别地方(如深圳)外,对于劳动争议的处理模式,都是实行“一裁两审”制度,劳动仲裁是进入法院诉讼阶段的必经程序、前置程序,不经过仲裁法院是不会受理的。劳动仲裁处理劳动争议的过程和法院基本相同,
2022-04-28 15,340
-
01:16
债务纠纷起诉程序是怎样的
债权人要提起诉讼的,首先要写好起诉状,起诉状中要包含起诉的请求和理由。写好起诉状后,再带上起诉状、身份证、户口本、相关证据原件或者复印件到被起诉人户口所在地,或者居住满一年以上的经常居住地的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决定审理案件之后,会先组织双方进
1,010 2022.04.17 -
00:52
民间经济纠纷立案程序是怎样的
民间经济纠纷立案程序如下:债权人准备好起起诉状和相关证据材料到法院申请立案,起诉状应当列明原被告信息,诉讼请求、事实和理由。法院在立案前应当组织双方当事人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予以立案。当事人不愿意调解和不适宜调解的案件除外。民间经济纠纷大
1,335 2022.04.17 -
00:59
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程序是怎样的
对于用人单位而言,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程序为: 1、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解除劳动合同,如果用人单位是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应当事先将理由通知工会; 2、用人单位应制作书面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并送达给劳动者,合同中应当载明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
1,412 2023.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