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理财免予刑事处罚是有可能的吗?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挪用公款370万购买理财产品,没有造成损失,案发后及时退款。认罪态度好,平时一贯表现良好,无前科劣迹。 《刑法》第三十七条“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本案被告人是在特殊情况下发生的情节轻微的挪用公款行为,对被告人陈某某进行党纪、政纪处分就足以教育本人、警示他人。对于被告人陈某某可以免除处罚。刑罚只有罚当其错,宽严相济,才能更好地体现刑罚的正当性。 如果不能对被告人免于刑事处罚,辩护人认为也应当对被告人在三年以下判处刑罚或者拘役,并适用缓刑。辩护人认为,即便是检察院所有指控全部成立,累计挪用数额达到巨大,但统观全案,被告人的挪用情节非常轻微、案发前全部归还了本金和部分利息、取得了被害人的谅解、且有自首情节,应当在三年以下判处。而且被告人知罪悔罪,没有再犯的可能,判处缓刑也不会对所在社会产生不良影响,依法应当适用缓刑。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犯罪,在案发前已归还,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法律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
挪用公款罪能免刑事处罚吗?
挪用公款罪能免刑事处罚。挪用公款罪符合特定情形的,可以免于刑事处罚,如案发前归还资金、超过追诉时效、犯罪情节轻等。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犯罪,在案发前已归还,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
2020.04.01 130 -
免予刑事处罚还罚款吗
免予刑事处罚要处罚罚款,对于人民法院判决免于刑事处罚的情形,并不等于免除行政处罚。 是否可以退还罚款由相关部门依法确定。另外,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
2020.03.14 161 -
挪用公款是否免于刑罚
在挪用公款中,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不认为是犯罪的可免于刑事处罚。 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意见,不具下列情形的,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犯罪,在案发前已归还
2020.01.01 126
-
挪用公款免予刑事处罚的标准是什么?
根据刑法的有关规定,结合当前审判工作实际,现对审理贪污、受贿、挪用公款案件适用缓刑问题,作如下规定: 一、国家工作人员贪污、受贿数额在二千元以上不满一万元,犯罪情节较轻,能主动坦白,积极退赃,确有悔改
2022-07-31 15,340 -
挪用公款罪能否免于刑事处罚
挪用公款进行营利活动或者超过三个月未还构成犯罪,在案发前已归还,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职务犯罪案件严格适用缓刑、免予刑事处罚若干问题的
2021-12-31 15,340 -
免予刑事处罚能保留公职吗,免予刑事处罚
免予刑事处罚能保留公职,根据《刑法》第三十七条,免于刑事处罚,是人民法院认定某种行为构成犯罪,因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判决免予刑罚的一种处罚,是有罪而免罚,仍然构成刑事犯罪。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
2022-04-13 15,340 -
挪用公款巨大免于刑事处罚可以吗
挪用正在生息或者需要支付利息的公款归个人使用,数额较大,超过三个月但在案发前全部归还本金的,可以从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归个人进行营利活动的,构成挪用公款罪,不受挪用时间和是否归还的限
2022-07-30 15,340
-
01:12
免予刑事处罚有案底吗
免予刑事处罚有案底。免于刑事处罚也是有罪判决,只是不承担刑事责任,所以会有犯罪记录。根据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
1,180 2022.06.15 -
01:05
挪用公款能缓刑吗
关于行为人实施了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能否被判缓刑这个问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因为行为人的犯罪行为如果构成挪用公款罪的话,依据其犯罪数额以及犯罪情节严重程度的不同,所判的刑罚也是不同的。所以,应当在确定其所判刑罚,和对其
467 2022.05.18 -
01:04
挪用公款如何处罚
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公款数额巨大不退还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挪用用于救灾、抢险、防汛、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归个人使用的,从重处罚。【挪用公款罪】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
592 202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