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仲裁和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有哪些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各类合同纠纷包括买卖、赠与、借款、租赁等;劳动仲裁包括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订立履行变更解除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争议。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1、对劳动关系的争议; 2、对劳动合同的履行,终止等发生的争议; 3、解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4、劳动者的权益没有得到保障引起的争议; 5、工资报酬引起的争议。 合同仲裁的范围: 1、因合同引起的仲裁; 2、合同中约定了可以仲裁。
劳动仲裁与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为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
劳动仲裁与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是哪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1)我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 (2)事业单位与其员工发生的争议等。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除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行政争议以外的,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
2020.10.24 139 -
劳动仲裁受案范围有哪些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 (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 (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四)因工
2020.11.14 149 -
劳动仲裁有哪些受案范围
劳动仲裁委员会有以下受案范围: 1、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等发生的争议; 2、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 3、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等。
2020.10.14 157
-
劳动仲裁与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
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各类合同纠纷包括买卖、赠与、借款、租赁等;劳动仲裁包括确
2023-03-02 15,340 -
合同仲裁与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
仲裁是一个法律术语,是指由双方当事人协议将争议提交(具有公认地位的)第三者,由该第三者对争议的是非曲直进行评判并作出裁决的一种解决争议的方法。 各类合同纠纷包括买卖、赠与、借款、租赁等;劳动仲裁包括确
2023-01-31 15,340 -
劳动仲裁和合同仲裁受案范围一样吗
劳动仲裁的受案范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劳动争议;合同仲裁的受案范围是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
2022-11-12 15,340 -
劳动争议仲裁范围中的仲裁受案范围有哪些
7种情形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案范围 (一)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在依照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经办社会保险事务过程中,与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争议,如补缴、漏缴、欠缴、延缴社会保险费、办理退休手续
2022-11-05 15,340
-
01:23
仲裁受理范围
当事人采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应当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没有仲裁协议,一方申请仲裁的,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因此,只要当事人之间达成仲裁协议的,都可以用仲裁方式解决纠纷。但值得注意的是,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相关规定可知,下列纠纷不能仲
2,210 2022.04.17 -
01:09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六个条件有哪些
劳动仲裁不予受理的6个条件是: 1、申请⼈不具有主体资格; 2、申请⼈与申请仲裁的争议⽆直接利害关系; 3、争议内容不属于劳动⼈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的受案范围; 4、争议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的管辖; 5、仲裁申请已超过法律规定的申请仲裁的时效;
6,010 2022.05.26 -
01:13
劳动仲裁仲裁期限是多久
申请劳动仲裁的有效期为一年时间。仲裁庭裁决案件,应当自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案情复杂需要延期的,经仲裁委员会主任批准,可以延期并书面通知当事人,但延长期限不得超过十五日。有下列情形的,仲裁期限按照下列规定计算: 1、申
2,882 2022.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