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标侵权案件怎么做证据保全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一、需要准备的材料 企业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法定代表人身份证、你们公司注册商标的相关文件、委托授权书(如不是法人亲自来,需要法人出具授权给某人去办理该事项的授权书) 二、公证内容 建议是购买行为,公证人员不能参与是因为他们要以第三方客观的角度去见证该购买过程,所以不能让公证人员亲自买,这样会有损公证效力的。他们会有现场记录,记录购买行为,东西可以买回来以后再拍照。发票一定要要的,没有发票一定要要到盖有他们公司章子的收据也成。这样,照片和发票回头要贴入公证书里面的。公正证词里面会将整个过程说明,所以请放心。 三、法庭诉讼 一般公证了的证据法庭都是直接采用的。至于赔偿多少,是根据你的损失来决定的,和公证没有多少关系。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证据保全是指在证据可能灭失或以后难以取得的情况下,法院根据申请人的申请或依职权,对证据加以固定和保护的制度。证据保全措施,一般是法院根据申请人申请采取的。但在法院认为必要时,也可以由法院依职权主动采取证据保全措施。 证据保全的的方法有三种: 1、向证人进行询问调查,取得证人证言。 2、对文书、物品进行拍照、录相、抄写、复制等。 3、对证据进行鉴定或勘验。
企业遇到商标侵权,在提起诉讼之前,应做如下三方面的准备。第一确认是否侵权。企业应聘请专业的知识产权律师,对于商标是否侵权作出分析认定。我国商标法规定,对于在相同或类似商品上使用相同或近似商标的行为为商标侵权行为。那么何为类似商品。什么是近似商标,这都需要专业人士进行分析。第二是收集证据。这个证据包括两方面,第一是商标权人自己的使用证据,如果商标权人从未使用过注册商标,那么侵权人可能免于赔偿,因此商标权人的使用证据,一方面可以佐证自己的损失,另外一方面也可以防止对方提出商标权人未使用商标的抗辩。第二是侵权人经许可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标识的证据,一方面是证明侵权行为,另一方面是证明侵权行为给商标权人造成的损失。三就是确认诉讼请求。商标权人需要确认自己的主要诉求是停止侵权还是要求对方赔偿,以便制定不同的诉讼策略。以上三方面完成之后,即可准备材料提起诉讼。
-
-
-
商标侵权案件属于什么案件
商标侵权案件属于知识产权民事案件。根据新的诉讼费用支付办法,如果知识产权民事案件中没有争议金额或价格,则支付每件500元至1000元。有争议金额或者价格的,按照财产案件的标准支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规定,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的情形如
2022.04.14 1,156
-
侵权证据保全商标侵权证据保全申请书
证据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求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7-16 15,340 -
商标侵权案件应当怎么保全呢?
商标权的财产保全问题: 1、财产保全的内容 注册商标专用权属于无形财产,因此对其采取保全措施的内容较有形财产的保全更为复杂。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对注册商标权进行财产保全的解释》规定,财产保全
2022-07-28 15,340 -
商标侵权证据保全申请书
证据保全申请书 申请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案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求事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22-06-27 15,340 -
商标侵权案件怎么做材料
一、投诉书(包括投诉对象、投诉事项及要求、权利人或投诉人联系方式); 二、商标权利人权利状况(商标注册证明); 三、商标实际使用图片(包括权利人自己实际使用商标图片,被投诉人商品商标实际使用图片);
2022-08-13 15,340
-
01:27
侵犯商标权怎么处理在我国,商标侵权是一种最为常见的侵权行为。一旦发现商标侵权行为,可以向侵权人所在地县级以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进行控告或者检举,如该侵权行为涉外将由上一级工商管理机关处理。如果被侵权人对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的处理不服可以向法院起诉,被侵权人也可以
2,583 2022.04.17 -
01:23
被起诉了商标侵权怎么办被起诉商标侵权了,就要证据证明没有侵权。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于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一)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的商(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
1,208 2022.04.17 -
01:11
商标侵权应怎样惩处认定商标侵权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该命令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没收、毁掉侵权商品和主要用来制造侵权商品、伪造注册商标标识的工具,如果违法经营额超过五万元的,可处违法经营额五倍以下罚款,无违法经营额或违法经营额低于五万元的,可以处二十五万元以下
1,112 2022.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