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条件是什么?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分为合同承受和企业合并,两者的条件为: 一、合同承受 合同承受情况下,只需要经合同的相对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意,可以将自己在合同中的权利和义务一并转让给第三人。 二、企业合并 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十七条:法人合并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合并后的法人享有和承担。 法人分立的,其权利和义务由分立后的法人享有连带债权,承担连带债务,但是债权人和债务人另有约定的除外。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七十三条:公司合并,应当由合并各方签订合并协议,并编制资产负债表及财产清单。公司应当自作出合并决议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并于三十日内在报纸上公告。债权人自接到通知书之日起三十日内,未接到通知书的自公告之日起四十五日内,可以要求公司清偿债务或者提供相应的担保。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一种是合同承受,一个是企业合并。债的概括承受,可以是基于当事人之间的合同而产生的,称为意定概括承受;也可以是基于法律的直接规定而产生的,称作法定概括承受。
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的条件是取得合同相对方同意。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主要有合同承受和企业合并两种情况。两种情况都需要经过合同中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
-
民法典债权债务的概括转让条件是什么
民法典规定债权债务的转让条件为,债权转让的应当是按照法律规定可以转让的债权,且必须通知债务人,债务转让的条件为应当取得债权人的同意。债权转让的,其从权利一并转让,债务转让的,其从债务也一并转让。
2021.02.05 105 -
债权债务概括承受的是什么呢?
债权债务概括承受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合同承受,一个是企业合并。合同承受,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其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移转给该第三人,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由该第三人承受合同地位,全部或部分地承受。企业合并后,原企业的债权
2021.01.04 212 -
债权债务概括承受是什么呢
债权债务概括承受是一种是合同承受,一个是企业合并。 1、合同承受是合同当事人一方与第三人订立合同,将其合同权利义务全部或者部分地移转给该第三人,经对方当事人同意后,由该第三人承受合同地位,全部或部分地承受。 2、企业合并是指两个以上的企业合
2020.10.20 212
-
民法典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分为合同承受和企业合并,两者的条件为: 一、合同承受 合同承受情况下,只需要经合同的相对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
2022-10-12 15,340 -
民法典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分为合同承受和企业合并,两者的条件为: 一、合同承受 合同承受情况下,只需要经合同的相对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
2022-11-29 15,340 -
民法典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分为合同承受和企业合并,两者的条件为: 一、合同承受 合同承受情况下,只需要经合同的相对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
2023-03-18 15,340 -
民法典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的条件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债权债务的概括承受分为合同承受和企业合并,两者的条件为: 一、合同承受 合同承受情况下,只需要经合同的相对方同意。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五十五条:当事人一方经对方同
2022-12-13 15,340
-
01:15
什么是债权债务概括转移
债权债务概括转移,是指债的关系的一方当事人经过另一方当事人的同意,将其债权与债务一并转移给第三人,由第三人概括地承受这些债权和债务的债的转移形态。可以进行债权债务概括转移的债务,只能是双务之债,即只能是双方都负有债务、享有债权之债。其转移方
1,610 2022.04.17 -
01:22
债权债务抵消的条件是什么
根据我国《合同法》的相关规定可以知道,债权债务抵消需同时满足下面几个条件: 第一,抵消人与被抵消人之间互负债务。意思是说,抵消人与被抵消人之间存在两个债权债务关系,互为对方的债权人; 第二,相互抵消的债务必须是同种类的给付。只有双方互负债务
1,462 2022.04.17 -
01:07
什么是民法典不定期债务
民法典在合同解除制度中新增了持续履行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该条中所说的不定期,是指合同约束力持续时间不定,而非履行期限不定。另外,在明确规定任意解除权外,还设定了解除方式上的义务,即解除权应当通知对方,并且是在合理
2,431 2022.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