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约金与定金是否能并存
该咨询为用户常见问题,经整理发布,仅供参考学习!
我也有类似问题!点击提问
定金与违约金条款不能并用。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第五百八十六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第五百八十八条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民法典》第五百八十五条第一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第五百八十六条第一款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向对方给付定金作为债权的担保。定金合同自实际交付定金时成立。第五百八十八条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
对内容有疑问,可立即反馈反馈
违约金与赔偿金能并存的。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违约时应当根据违约情况向对方支付一定数额的违约金,也可以约定因违约产生的损失赔偿额的计算方法。且若约定的数额高于或低于实际损失的,可以请求适当增加或降低。
保证金与违约金不能并存。双方同意一方违约,另一方选择合适的条款,违约和定金不能一起使用。债务人履行债务后会抵消或收回,支付方不履行义务无需返还定金,收钱方不履行义务双倍返还。
-
定金与违约金能否并用
定金与违约金不能并用。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当事人只可选择其中一种来行使权力,不能两者并用。
2021.02.13 346 -
违约金与定金能否并用
定金与违约金不能并用。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当事人只可选择其中一种来行使权力,不能两者并用。
2021.01.10 190 -
违约金与赔偿金能并存吗
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无论是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只要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就必须付给另一方违约金。另外,以违约金方式承担责任后,如果违约方给另一方造成实际损失超过违约金的,则还应给付赔偿金,以补偿违约金之不足。
2021.02.25 141
-
定金与违约金能否并存
违约金,是指合同当事人预先设定的或法律直接规定的,在一方不履行合同时给付另一方一定数额的金钱、主张违约金时,可以实际发生的损失作为要求增加或减少违约金的法定依据。 定金,是指合同当事人为了确保合同的履
2022-08-02 15,340 -
违约金与赔偿金并存是否并存
违约金赔偿金并存违约金与赔偿金的并用,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约定是否给另一方造成损失,只要双方在合同中约定了违约金条款,违约方就必须付给另一方违约金。另外,以违约金方式承担责任后,如果违约方给另一方造成实
2022-03-12 15,340 -
定金与违约金是否可以并存?
当事人既主张约定违约金,又主张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定金条款。定金罚则具有惩罚性,违约金也具有惩罚性,如果同时并用,则有违公平原则的基本精神。如果一方违约造成实际损失,另一方适用
2021-07-16 15,340 -
定金和违约金能否并存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八十八条的规定,当事人既约定违约金,又约定定金的,一方违约时,对方可以选择适用违约金或者定金条款。定金不足以弥补一方违约造成的损失的,对方可以请求赔偿超过定金数额的损失。也就是说,
2022-12-28 15,340
-
00:50
定金和违约金同时存在怎么处理合同既存在了定金条款,又存在了违约金条款,则在当事人不存在明确的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如果一方当事人存在违约行为,则另一方当事人可以选择适用定金条款或者违约金条款。应当注意的是,如果是针对同一违约行为的,定金条款和违约金条款不能同时适用。而且,
2,022 2022.04.17 -
01:04
定金与订金哪个是能退订金是能退的。 我国法律对订金的概念不是很明确的,但在司法审判实践中,订金通常被视为预付款。 交付留置金、担保金、保证金、订约金、押金或者订金等,但没有对定金性质进行约定的,当事人无权主张定金权利。 所以,即使给对方再多订金,违约了的话,对
4,044 2022.04.15 -
01:04
违约金和利息能否同时主张首先,违约金和利息在借贷合同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二者的性质也是不同的。违约金主要针对这些合同当事人出现了违约行为,同时合同约定违约方需要支付一定违约金的情形。利息就是指,由于借贷关系,借款人需要向出借人支付的一定金额,也就是使用本金产生的
2,966 2022.04.17